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全面把握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等基础理论知识;然后根据1180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剖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的环节包括种植养殖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仓储环节、销售环节等;最后,通过分析农民合作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作用机理,并构建了博弈模型分析农民合作社与农户的博弈行为。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通过构建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130份调查问卷,认为影响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因素是年龄、性别、从事农业年限和加入合作社年限,影响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因素是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年限和加入合作社年限,影响农民对食品安全关注的因素是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影响农民对合作社监管效果的评价的因素是年龄、受教育水平和从事农业年限,影响农民收入的是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年限和加入合作社年限,影响品牌了解的有受教育程度,影响是否接受培训的有性别、从事农业年限和加入合作社年限,影响合作社是否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因素有性别、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年限和加入合作社年限。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引导社员规范性生产,依托培训、提高合作社社员服务能力,创造性地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以及创立农民合作社的自有品牌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