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虽然也由来已久,但是都是浮于理论研究的偏多,而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结合起来,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体现了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理论、本质与属性、发展、形态、运用与开发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并采取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首要条件是把握研究方法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坚持整体性与综合性相结合,规律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结构性与功能性相结合以及最优化与模型化相结合的原则。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梳理,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载体研究做好理论准备。当代中国处在社会主义转型时期,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矛盾凸显时期,由于中西方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潮在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碰撞,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也不免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不稳定性、发展性和可塑性强等特点。文章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出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划分为教学载体、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五个类型,从他们的概念、优缺点、运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通过理论结合实际以及中外经验的借鉴给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通过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的在大学生头脑中构建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与建设一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工程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最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一部分。20世纪90年代,“载体”这一概念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后,引起了理论界的重视,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梳理和总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战略任务,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报告同时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就要求高校把握好思想文化阵地,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培育先进文化,大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概括总结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特点作出评析和对研究发展作进一步的探讨,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时代感,有利于加快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化进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理论之于实践的艺术。该选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下,结合研究中国当代大学生特点,进行价值观教育的途径方法探讨,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实践探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