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拉汀透皮贴剂的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巴拉汀(Rivastigmine,RVS),是一种氨基甲酸酯类的双重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一线用药。现今上市的剂型有溶液剂、胶囊剂和透皮贴剂,患者口服溶液剂和胶囊剂后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等严重副作用。而透皮贴剂作为一种缓释制剂,使用方便,能够减少给药次数,降低副作用,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和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目前,中国是世界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给我国公共和卫生保健系统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在医保改革、带量采购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大背景下,仿制原研Exelon(?)贴片或者研发出多日一次的长效透皮贴剂,能够降低医保支出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重大意义和极大的市场前景。本文深入研究了原研Exelon(?)贴片,以渗透性、释放度和稳定性等作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研制出质量一致的RVS贴片,并考察了长效透皮贴剂的可行性。首先,确定了 RVS透皮贴剂含量、有关物质和释放度的测定方法,为处方筛选和工艺优化建立了基础。经系统的方法学验证,检测方法专属性、系统适用性良好,线性范围满足要求,可以分析和定量RVS透皮贴剂。其次,考察了 RVS原料药的理化性质、经皮渗透性;Exelon(?)贴片的体外渗透性和体外溶出特性。结果显示,RVS原料药在0.9%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为10.11mg/ml,满足体外释放和透过实验的漏槽条件;在大鼠皮肤中稳定性良好;RVS溶液Q24能达到5342.93μg·cm-2,易于经皮吸收,具有多日给药的可能性。Exelon(?)贴片经大鼠皮肤的体外渗透有最佳IVIVC模型,大鼠皮肤是研发RVS透皮贴剂的最适宜皮肤模型。通过Exelon(?)贴片溶出曲线拟合,确定转筒法是RVS透皮贴剂最具分辨力的溶出方法。之后,通过体外释放、渗透、影响因素实验等筛选压敏胶、树脂和硅油等辅料的型号和用量并优化工艺。结果显示,RVS在PSA IV压敏胶中有最好的稳定性和释放性;加入树脂1后,贴片释放与原研高度一致;选择初粘性高的BIO-PSA II作为粘附层,添加硅油改善其内聚力。确定工艺为RVS与树脂1混合均匀之后,加入PSA IV压敏胶混合。体外透过与Exelon(?)基本一致并且个体间差异小,体外溶出基本一致,f2相似因子为74.94。采用真空包装,RVS贴片在长期和加速条件下1个月内稳定。最后,通过释放和渗透考察不同种类控释膜的作用。结果显示,RVS控释贴片的体外释放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RVS控释贴片的体外透过曲线符合零级动力学,可以保持恒定速度透过皮肤时间长达72 h,具备建立长效透皮贴剂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设计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按入组标准及排除标准建立研究队列,拟研究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脂的变化情况,探讨PTC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与血脂水平是否存在相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RT-PCR方法检测青海地区藏族、汉族CRC患者癌组织中及癌旁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HIF-2α和VEGF
本文采用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的方法研究严重遮挡情况下的目标跟踪与无人机平台场景理解,其中以严重遮挡情况下的精准目标跟踪为主。目标跟踪在机器视觉应用中起了至关重要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
目的:收集有关3D腹腔镜和普通腹腔镜在胃癌手术中近期疗效的统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评估3D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中文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
[目 的]通过比较青光眼功能与结构损伤检测指标进展的快慢,评价青光眼不同病程分期结构与功能损伤各指标的诊断效能;同时建立数模获得以神经节细胞层厚度为基础的一种新的青
提高火电厂的发电效率是解决能源和资源节约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俄罗斯的电力主要来自于传统汽轮机设备的火力发电厂,其发电效率一般在35~40%。近些年来,随着燃气轮机
虹影是享誉世界的英籍华人作家,在丰富的个人生命体验的影响下,形成了开阔大气的小说创作风格。由于虹影小说独特的个性与鲜明的女性主义立场,以往的研究多将目光投向小说中
[目 的]探讨宫颈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患者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新型神经内分泌标记物INSM1与传统神经内分泌标记物Syn、CgA、CD56、NSE在宫颈神经内分
化学治疗仍是目前临床上最主要的癌症治疗策略,但由于化学药物无法识别正常细胞与癌细胞,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给病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带来了极大的痛苦。针对这一缺陷,研究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