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和功能障碍造成的。RDS的发生率与胎龄、出生体重成负相关。目前国内RDS的死亡率仍在30%~50%。而现在国内外对RDS的诊断都依据患儿的胸部X光和临床表现,早期的鉴别诊断很困难,需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方可确诊,这样就容易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因此临床很需要一种可早期诊断RDS的方法。国外报道的床边的肺功能监测多用于早期诊断胎龄小于30周的超低出生体重的RDS患儿,且结果尚不统一;国内的RDS发病人群的情况与国外不同,多为体重大于1500克较大的早产儿。而且国内尚无RDS肺功能动态变化的这方面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肺功能监测对RDS早期诊断的作用,同时观察RDS患儿肺功能的动态变化,试图为临床提供一个早期诊断RDS的方法,为研究RDS的病理生理学提供肺功能资料。 对象与方法 对象 我院2001,6~2002,3期间新生儿病房收治早产儿42名。其中RDS患儿21名,非RDS早产儿21名,治疗原则 所有RDS患儿均接受常频机械通气,所有患儿的治疗均按照我院NICU的治疗常规。 研究方法 患儿安静状态下,取仰卧位,于入院后1小时,日龄1天,2天,3天,4天,5天,7天进行肺功能测试,对照组在相同日龄时进行肺功能测试。肺功能测试方法 肺功能测试在空腹时进行,患儿取仰卧位,将食道气囊下至食道下*3处,分别采用两种方法测试呼吸流速,对于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将呼吸流速仪直接连接在气管插管与呼吸机之间,选择通气方式为持续正压通气(CPAP人将 CPAP值设定在 3cmHp;对于未行机械通气的患儿将呼吸流速仪面罩封闭受试患儿的口鼻,测定呼吸时气体的流速。每次开机后肺功能仪都自动定标,肺功能仪自动计算出呼吸系统阻力(R_人潮气量(V*,呼吸功(W加入肺动态顺应性(C*。 数据处理及误差控制 使用 SPSS10.ofor indows数据分析软件对两组患儿肺功能计量数据进行分析;各组数据以均值士标准差表示;两组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样本内均数比较用ANOVA的方法。数据采集人员不参与患儿的诊断及治疗,样本分析均由固定机器完成。 结 果 ZI名RDS患儿均进行机械通气,死亡3名,放弃治疗7名,ZI名非RDS患儿中有7名患儿行机械通气,2名放弃治疗后死亡。 RDS组与非RDS组患儿每分通气量门*的t检验及自身ANOVA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潮气量门*对应天数的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V,自身ANOVA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t检验显示,RDS患儿的C。在生后3天内低于非RDS患儿的C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瞩<o.0门,日龄第仟天时仍有显著性差异汀<o.05入日龄第5天、第7天虽然仍低于非RD S患儿,但无统计学差异。RDS组患儿CL自身的ANOVA日龄第5天时民与日龄3日内q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升高汀<o.0U,日龄第7天时厂卢日龄4日内C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升高k<0.0门。而非 RDS组患儿7日内 CL的 ANOVA显示无统计学意义。RDS组与非 RDS组患儿 R_的 t检验和自身 ANOVA显示均元统计学意 ·2·义。RDS组与非RDS组患儿Wm的t检验显示,日龄5日内RDS组患儿高于非**S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入日龄第7天时无统计学意义。RDS组患儿W栅自身ANOVA显示各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而非 RDS组患儿W加自身 ANOVA显示 W加一周内元明显变化。 讨 论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儿的 DOWNE’S评分都 Z6分,生后都有呼吸窘迫症状油于两组都是早产儿,都容易发生呼吸衰竭,但由于两组患儿疾病的病理改变不同,结果显示RDS组患儿的肺功能值明显低于非RDS组。 由于两组患儿肺部都有病变,限制通气,使通气量减少,RDS组与非RDS组患儿的VT与V。值比以往报道的正常早产儿值低,而两者相比却无显著性差异。这与两组患儿都有呼吸窘迫的临床表现相一致。 研究表明RDS患儿C。在生后三天内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人院 1/J’ 时为 0.41t 0.20rnl/cmH。O/kg,日龄第一天为 0.46。0.22讪cmH。O/kg,日龄第二天为0.54。0.26IllHcmH。O/kg,日龄第三天为 0.71。0.38讪cmH。O/kg,与非 RDS组患儿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第四天才开始恢复,与非RDS组患儿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但与自身前三天相比无显著升高;到第五、第七天时C。才有显著性升高,但仍低于对应日龄的非 RDS组患儿。这与 RDS患儿早期缺乏PS,在生后72小时左右PS才开始逐渐恢复一致。随着病情的改善,3-4天多数患儿可脱离机械通气。而早期有呼吸窘迫症状的非RDS患儿可能只是由于肺液吸收延迟,或肺部有感染,影响气体交换,但由于PS充足人L明显好于 RDS患儿,预后也明显好于 RDS患儿。正是由于 C。与 PS有着紧密的联系性,在 ·3·RDS患儿早期还没有出现呼吸衰竭之前人。已明显降低入L的这种变化符合RDS的病理生理过程,这就使早期通过测量C。预测和诊断RDS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