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上对叠氮苯甲酸分子的配位复合结构的构筑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iki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对叠氮苯甲酸分子为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对象,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结合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通过系统地研究对叠氮苯甲酸分子在Ag(110)、Ag(111)、Ag(100)、Au(100)和Cu(100)单晶衬底上的金属配位行为,进而研究了金属单晶晶向和物性对配位复合结构的影响。对叠氮苯甲酸分子在室温下沉积到银和铜单晶基底表面时导致叠氮基团会直接分解,每个对叠氮苯甲酸分子都会释放一个N2分子。两个对叠氮苯甲酸分子的剩余部分可以与一个Ag/Cu原子相互作用,通过N-Ag/Cu-N配位键形成配位二聚体。金属表面的不同物性和晶向会导致这些配位二聚体进而形成配位程度不同的复合结构:Ag(110)上形成配位度不高的三角形复合结构;Ag(111)上形成配位性相对较强手性复合结构;而Ag(100)上则形成二重对称性的配位链状结构和部分配位网状结构,并在退火之后继而转变成具有四重对称的完全配位网状结构;Au(100)表面利用STM无法扫描到形成有序结构;而Cu(100)上则能捕获四个Cu原子作为配位中心,形成新的配位配合物,值得指出的是,这是实验上首次将四个金属原子捕获为配位中心的配位复合结构。这些结果表明单晶基底表面物性相比于单晶晶向对配位复合结构的构筑有更大的影响,组成单晶表面的元素性质越活泼,其配位性就越强,因此可以通过分子捕获原子的数量和种类来改变配位结构,从而获得配位复合结构的多样性。
其他文献
设p为奇素数,b,t,r∈N。1992年,马少麟猜想丢番图方程x4=22b+2p2t-2b+2pt+r+1有唯一的正整数解(x,b,p,t,r)=(49,3,5,1,2),并且证明了这个猜想蕴含McFarland关于除子为-1的Abe
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运作过程中,资金需求量大并且投放周期较长,资金来源主要是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因此商业银行的融资就成为了房地产项目
木聚糖酶在饲料、造纸、纺织及能源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实验室筛选一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黑曲霉A-25,由它分泌的β-1,4-内切木聚糖酶XynⅢ(X)属于GH11家族,只含有一个
动物遗骸是史前考古遗址中常见的的遗物,通过对动物遗骸的研究,可以探知史前人类的生存环境,了解人类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对动物骨骼表面的痕迹的观察与分析,则是研究人类屠
本文研究了两类具有非线性Logistic源项和非线性产生项的趋化-趋触模型解的有界性。在第一章中,我们介绍相关的Keller-Segel模型及趋化-趋触模型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情况
综合高效,绿色和可重复使用性为一体的固体酸催化剂一直是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但都用磺化的方法来制备目标催化剂。第一部分,脂肪酸与甲醇的催化酯化,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传导和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在过去,各国主要依赖货币政策的调节,以熨平经济的波动。然而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执行绩效评价考核制度的核心工作。经过四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审计试点,该项全新审计业务形成了基本的审
本文对河南桐柏透闪石化大理岩进行矿物学特征研究,推测其矿床成因,并从矿物学特征、成分、结构和成因等方面与其它产地大理岩对比,分析各产地之间的差异,为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加速发展,资源消耗急剧增加,造成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水土流失以及居民的生命健康权、环境权、发展权遭受侵害。为了缓解油气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