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胸部CT征象、肺功能变化及支气管镜镜下特点,为儿童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思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大连市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符合纳入标准、临床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患者49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胸部CT征象、肺功能变化及支气管镜镜下特点,并将各项结果记录至病例登记表。结果1.在49例儿童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男性患者占75.5%;<2岁的患者占61.2%;病因不明者占57.2%,和感染相关者占36.7%,和奶汁吸入相关者占6.1%。2.在49例儿童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45例患者进行了血清病毒抗体测定,病毒抗体的阳性率为17.8%;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者2例,腺病毒感染者5例,副流感病毒感染者1例。41例患者进行了肺炎支原体抗体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的阳性率为4.9%。22例患者进行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菌培养,灌洗液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36.4%,其中肺炎链球菌感染者1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者3例,大肠埃希菌感染者2例,鲍氏不动杆菌感染者2例。所有病原学检测阳性的患者均为单一病原体感染。3.在49例儿童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咳嗽者占98.0%;活动后呼吸困难者占93.9%;低至中等程度发热者占51.0%。肺部听诊闻及湿啰音者占57.1%;肺部听诊闻及喘鸣音者占53.1%;肺部听诊未见异常者占28.6%。4.49例儿童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均进行了胸部CT检查,胸部CT出现磨玻璃影者占93.9%;出现网状阴影者占46.9%;伴肺不张者占2.0%;伴胸膜增厚者占2.0%;伴实变影者占36.7%;伴气肿者占8.2%。5.在49例儿童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32例患者进行了肺功能检查,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肺通气功能障碍;其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占93.8%;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者占6.2%。6.在49例儿童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22例患者进行了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镜下表现粘膜轻-中度充血、肿胀,管嵴轻-中度增宽,管口轻-中度减小的患者占100%;支气管镜镜下见黄白色粘稠分泌物、痰块样分泌物、坏死物者占86.4%,奶汁样分泌物者占13.6%。结论1.儿童间质性肺疾病以男性患者为主,2岁以内好发,57.2%的患者病因不明,36.7%的患者病因和感染相关,6.1%的患者病因和奶汁吸入相关。2.儿童间质性肺疾病中90%以上的患者出现咳嗽、活动后呼吸困难;50%以上的患者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喘鸣音。3.儿童间质性肺疾病中90%以上的患者胸部CT呈磨玻璃影,近1/2的患者呈网状阴影;约1/3的患者伴实变影。4.儿童间质性肺疾病中90%以上的患者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5.儿童间质性肺疾病中100%的患者支气管镜镜下表现粘膜轻-中度充血、肿胀,管嵴轻-中度增宽,管口轻-中度减小;86.4%的患者镜下可见黄白色粘稠分泌物、痰块样分泌物、坏死物;13.6%的患者镜下可见奶汁样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