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2007年期间对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蝽类区系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在不同的生境、月份及海拔对该地区的蝽类昆虫种类及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和统计,将调查到的物种进行了编目,并采用Margalof丰富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Whittaker多样性指数对其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对不同海拔蝽类群落进行了相似性和聚类分析,并对多样性、均匀性及丰富度进行了相关分析。 调查共发现鹞落坪有蝽类昆虫102种,分别隶属于13科,77属。其中有32种为安徽省新记录种。区系分析表明该地区蝽类东洋界占优势,古北界次之,东洋、古北界共有种最少。蝽类群落α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生境多样性指数高低顺序是:阔叶灌丛、阔叶林、灌草丛、竹林、农田;不同月份多样性指数高低顺序是:5月、7月、6月、4月、9月、8月;不同海拔多样性指数高低顺序是:1100m、800m、700m、600m、900m、1000m、1200m、500m和1300m以上。 鹞落坪蝽类群落β多样性指数受生境影响最大,受海拔影响次之,受月份影响最小。 不同海拔蝽类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除了包家(500m)与保护区基地(1100m),十里画廊(600m)、红山(700m)、川岭(800m)与小岐岭(1200m),保护区基地与小岐岭(1200m)以及多枝尖(1300m以上)与各个海拔区为不相似外,其他均为中等相似。 不同海拔蝽类群落聚类分析结果:相关系数不同时,聚类情况各异。由聚类情况可见,距离相近的两不同地区环境条件相近。 多样性、均匀性及丰富度的相关分析表明:在不同生境、不同月份和不同海拔,鹞落坪蝽类群落多样性H指数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丰富度是一致的,H与均匀度均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