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300例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分析其发病因素、安胎治疗与安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调查方式,对300例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患者用统计学的方法分析其发病因素、安胎治疗与安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发病因素的分析结果。主要发病因素:年龄偏大(≥28岁的患者占77.33%)、曾有流产史(75.67%)和黄体功能不足(70.33%)。次要发病因素:有月经不调史(36%)、有妇科疾病史(29.33%)、有其他系统疾病史(24%)和有生殖抗体异常史(11.33%)。2.发病因素与安胎预后之间的关系。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月经史、生殖抗体异常史、黄体功能情况、妇科疾病史与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安胎预后有相关性(P<0.05);流产史和其他系统疾病史与安胎预后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妇科疾病史为早期肾虚型先兆流产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3.安胎治疗与安胎预后之间的关系。单纯中医治疗的有效率为73.33%,单纯西医治疗的有效率为71.28%,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率为90.84%;所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33%。单纯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率等同于单纯西医治疗(P>0.05),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纯中医治疗(P<0.05)和单纯西医治疗(P<0.05)。通过治疗,三组的性激素水平均有所增高(P<0.05),但中西医结合组性激素水平的增长优于单纯中医组和单纯西医组(P<0.05);西医组P值的增长优于单纯中医组(P<0.05),而中医组和西医组E2和β-HCG值的增长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肾虚型先兆流产主要发病因素:年龄偏大、曾有流产史和黄体功能不足史者;次要发病因素:有月经不调史、妇科疾病史、其他系统疾病史和生殖抗体异常史者。2.肾虚型先兆流产发病因素与预后的关系:年龄偏大、有月经不调史、生殖抗体异常史、黄体功能不足、妇科疾病史与安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年龄偏大和有妇科疾病史为独立预后因素;流产史、其他系统疾病史与安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3.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优于单纯中医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