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相容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流变学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lz2744587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共混材料的性能不仅与共混体系各组分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组成配比等有关,而且与其内部结构也密切相关,因此,掌握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工有目的地控制其内部结构是设计高性能材料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结构与性能关系的研究中,材料的流变性能一直倍受关注,这是因为它不仅能为加工成型提供必要的材料参数,而且还可提供材料内部结构方面的信息。加工成型的精密化、自动化也迫切要求深入了解动态加工条件下聚合物共混体系的热力学特征和动力学行为。聚合物加工成型是一个远离平衡热力学的动态过程,这使得在平衡条件下得到的热力学理论不再有效,因此,研究流动条件下共混体系相结构形成和演变的规律,是实现有目的地加工成型的必要条件。可以看出,对部分相容共混体系的流变性能以及流场影响相行为的研究不仅是多组分、多相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流变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中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而且对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成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报告了应用小角激光散射仪(SALS)、旋转流变仪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具有低临界共容温度(LCST)相行为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体系的平衡热力学、粘弹性、相形态、相分离过程以及流场中的相行为进行的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应用小角激光散射技术测定了SMA/PMMA共混体系的热力学相图并应用Flory-Huggins模型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该共混体系相互作用参数对温度的关系表达式;应用Helfand等的方法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下SMA/PMMA相分离体系的界面张力,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界面张力增加,与不相容体系界面张力对温度的依赖性刚好相反;探索了该共混体系经由亚稳态分裂的相分离过程,并应用Cahn-Hilliard等的理论对相分离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阶段进行了分析。2)系统研究了不同组成的共混体系在均相区和相分离区的粘弹性质,结果表明,在均相区,不同温度下共混体系的动态模量利用时温叠加规则仅通过水平位移就可以很好地叠加在一起,无论是储能模量还是损耗模量在低频末端均近似地符合经典的低频末端标度关系;而在相分离区,动态模量偏离了经典的低频末端标度关系,其中储能模量的偏离尤为明显,从而导致了时温叠加的“失效”;相应地Han图、vGP图和Cole-Cole图也表现出不同于均相体系的特征;这些特
其他文献
在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资助下,以精密剪切设备创新设计为研究对象,以径向夹紧精密剪切设备为开发目标,研究创新产品虚拟开发的理论,开发精密剪切设备虚拟设计平台。 探讨精
我国在电子证据方面的法律缺失以及立法性文件的混乱,一直困扰着实务界。根据现代法治理念,法官不得借口法律有缺陷就拒绝适用、拒绝裁判。因此,实务界在操作中出现了在定性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制备的Ni20.3Cr2.1Al4.6Co、Ni23.5Cr1.5Al2.7Co、Ni12.9Cr7.8Al6.5Co合金板(厚度为0.3mm),分别在800℃、900℃、1000℃不同时间氧化处理后,利用
印花税是一种兼有行为性质的凭证税 ,它的征税范围涉及多种经济合同 ,一般实行由纳税人自行计算、自行购花、自行贴花完税的“三自”纳税办法。其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纳
本文以Co43Fe18Ta5.5Sn2B30Si1.5和Co41Fe20Ta5.5Sn2B30Si1.5合金为研究对象,对其玻璃转变动力学效应及变温晶化过程进行研究,并分析凝固冷却速率和成分配比对非晶玻璃形成能力
<正>建设特色小镇是四川丘陵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特色小镇,要着力突出发展特色、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关键环节实现突破。特色小镇一诞生就显示出旺盛生命
本文通过失重测试,电化学测试,表面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 射线能谱仪)以及量子化学计算等方法,研究了无金属酞菁(metal-free phthalocyanine,H2Pc)、镁酞菁(magnesium pht
MB25-F、MB25-E、MB22镁合金在热锻或热挤压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再结晶过后,合金组织细化。平均晶粒尺寸在10μm左右,部分晶粒已达到5μm以下。MB25-E在350℃再结晶退火
北美轻型木结构房屋作为示范和推广已进入中国建筑市场。我国《木结构设计规范》在2003的修订中主要依据北美规范新加入了第9章“轻型木结构”,但至目前为止,北美和中国对于轻
2007年我国正式实施以风险导向审计为核心的审计准则,这一准则是否能如预期提高审计质量,是有待经验证据检验的问题。文章以审计意见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比较了风险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