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环境下的服务发现算法与应用迁移模型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j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的环境下,用户手中持有的设备功能越来越强大。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移动通讯企业推出的无线上网卡,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访问网络资源。3G时代已经到来,极大的提升了数据传输速率,3G上网本也开始普及到普通用户手中。在移动终端设备计算能力和网络传输速率两个方面都获得巨大进步的形势下,移动环境下实现普适计算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条件也逐步成熟。但是移动的环境下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用户移动的范围非常大,在远距离移动的情况下,用户在本地使用的服务在异地就可能无法使用。如何让用户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异地的服务在原来基础上继续完成用户任务。这也就是在移动环境下实现用户应用迁移的主要问题。第二,在移动的环境下,终端设备所拥有的网络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在不同的空间带宽资源可能会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发现服务的效率可能会很低,现有的服务发现算法效果可能不太理想。本文的主要工作是以移动环境下的普适计算应用为背景,基于对移动环境下普适计算存在的问题的讨论,提出了适合在移动环境下进行服务发现的算法,并建立了能够指导移动环境下普适计算的应用迁移模型。通过对现有服务注册,发现模型的分析,结合移动环境的特点(网络的带宽限制与不稳定性),本文对现有的服务发现算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基于注册中心缓存机制的服务发现算法。针对移动用户远距离的地域跨越引起的本地服务无法使用问题,本文提出移动环境下的应用迁移模型(AMFME),以解决移动环境用户应用迁移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任务管理器,上下文感知器,环境管理器,服务提供者等概念,并阐述了模型各部分的功能。AMFME模型让用户可以在异地寻找可用的服务来满足功能需求,并且在原来进度的基础上继续执行用户任务。针对移动环境下的普适计算应用难点,本文在服务发现和应用迁移两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实验室环境的模拟验证,证明移动环境下服务发现算法的正确性和可用性。在该算法与现有服务发现算法的实验对比中证明该算法在网络不稳定和带宽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现服务的速度更快,效率也更高。通过对现实场景的模拟仿真,证明了在用户进行远距离移动时用户任务是完全可恢复的,AMFME模型对移动环境下的应用迁移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本文立足于移动环境下的普适计算应用背景,提出了适应环境的服务发现算法,对于改善服务发现工作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而AMFME模型的提出,不但为移动环境下的应用迁移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指导实践应用方面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的分享、获取和发布进入了一个新时代。Web服务解决了传统网络应用程序的分布式对象、中间件技术的相互独立性和紧耦合性,其诸多优点使得不同分布
随着下一代全球互联网络的研究和发展,IPv6势必将取代IPv4,被广泛运用到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中。而作为一种自组织、自管理和不需要基础设施的网络,Ad Hoc网络以其自身的特性
由于深空网络相较于地面网络具有高误码、超长时延和突发丢包的特点,现有的传输机制难以满足其高效传输的要求。为了解决深空网络的文件传输方面的困难,本文通过在深空网络传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以高性能计算机为基础的数值天气预报也有了飞速发展。垂直坐标系作为数值模式垂直离散的基础,对于模式预报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混合?-p坐标
文字是计算机进行情感识别的一种重要形态。今天计算机使用者所面对的主要是以文字形式表示的信息。传统上的文本分类往往关注于把文本映射到给定的主题,如体育、经济、政治
步态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年来得到了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由于它具有远距离识别,需要的图像分辨率较低,不需要配合以及无侵犯性等优点,因此是很多情况下唯
图像复原的研究在图像处理研究初始就已经开始了,但是由于图像未知的退化过程,以及逆过程的病态性,使得图像复原十分具有挑战性,至今仍是一个被大量研究的热点方向。按照图像
近年来,智能手机的软硬件都得到大大提升。不断被嵌入手机的各种传感器如加速计、麦克风、GPS等在提供丰富功能的同时,还能收集大量与用户相关的传感器数据。这些数据经过一
对诊断设备能精确地瞄准实验靶球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是惯性约束核聚变(ICF)系统中公共诊断平台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根据ICF工程检测要求,构建了一套三维精确定位机器视觉
近年来,平台虚拟化技术成为了国内外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服务器合并、网络安全、数据保护、高性能计算和可信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对平台虚拟化技术的性能、安全可靠性和可伸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