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变材料的超材料对光吸收及手性效应的调控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anm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电磁超材料是通过人工功能基元的设计和空间序构的排列来构筑的新材料,它展现出许多新奇的、超常的力、热、光、声、电、磁等物理特性,因此长期成为国际热门研究领域。人工电磁超材料在二十几年前起就被广泛关注,受益于纳米加工技术、电磁模拟手段以及表征手段的迅猛发展,该学科近年来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相变材料,尤其是VO2和Ge2Sb2Te5(GST),作为未来电子FLASH存储器的最佳代表,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光盘和可重写光学数据存储等领域。相变材料是典型的智能型材料,在热驱动下,可实现相变,并伴随光、电、磁等性质的改变。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质,相变材料在光电器件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由于在光电器件集成方面不成熟,加工及测试还存在一些难题,所以仍然需要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促进基于相变材料的有源光电器件进一步发展。在本论文中,本文研究了若干基于相变材料的人工电磁超材料的光学器件,包括超宽谱高效光吸收体,超快可调制光热器件以及新型3D手性超材料三个方面。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一、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设计并证明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相变材料GST的超宽谱、偏振不敏感的超材料完美吸收体。该结构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高损耗的GST方形谐振单元作为超材料的顶部共振因子,同时由于GST的高色散属性还被引入到超材料中作为共振微腔。研究表明,在垂直光照下,由于GST方形谐振单元激发的偶极子和四极子共振以及GST微腔激发的微腔共振,使得该结构在可见及近红外波段产生了三个高效的光吸收峰,并在整个研究波段内器件的平均光吸收效率达到了92.92%。此外,吸收峰的强度和位置强烈地依赖于结构参数。利用热传输模块进行模拟,发现在入射光强度仅为1.11×108W/m2下,该结构中的GST区域只需0.37ns即可由室温达到相变温度433K,且GST相变后,该设计器件仍能实现平均值为86.2%的高效光吸收性能。该结构为设计高效的光学器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光存储及热光伏等领域。  二、表面等离子体纳米结构与功能有源型材料结合的异质结构,可实现纳米器件的功能切换,因此在纳米集成电路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二氧化钒(VO2)是一种典型的相变材料,在半导体和金属两态之间,VO2具有可逆性切换的光学/电学性质,并在红外波段内存在巨大的折射率对比度。我们利用Au表面等离子纳米天线阵列与VO2结合的异质超材料结构,实现了可切换的光吸收效应。与等效平直对比器件相比,该设计结构表现出显著的电场增强特性,并且展示了偏振不敏感及广角高吸收的特性,这主要归因于该结构激发了强烈的电磁场共振及其耦合。同时,利用VO2的相变特性,该设计结构还实现了光吸收效率从99.9%向10%跳跃式的切换。有趣的是,通过调节Au纳米天线阵列单元的大小以及VO2的金属化水平,该设计器件还可连续调节共振的强度和位置。利用热传输模块的模拟表明,该器件在强度仅为1.9×106W/m2的脉冲下,只需0.26ns即可导致VO2区域由半导体态过渡到金属态。与等效平直对比器件相比,该设计结构可有效地降低VO2相变所需的时间以及所需入射脉冲的光功率。因此,该器件有望被应用于超快光开关,高能光电器件等领域。  三、与自然界的手性媒质相比,人工设计的手性超材料在手性效应方面可提高几个数量级。提出了一种易于制备的3D手性超材料,其结构单元是由可产生超常透射的空气孔和不对称的竖直臂组成。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发现,在特定线偏振光入射下,该手性超材料可同时支持五重Fano共振态,并且该手性超材料由于结构的不对称性导致对入射的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响应不同,因此呈现出巨大的圆二向色性(CD),CD对比度高达160%。更有趣的是,该手性超材料结构单元中的“梁”可作为连续操纵光学手性的翻转标尺,实现旋向选择性增强和CD符号的切换。这些特性使该手性超材料有望被应用到手性光学系统中,如超灵敏生物传感,极化成像,量子信息处理等。  四、介绍了利用相变材料GST实现高效圆转换二向色性和调控手性超材料圆二向色性方面的两个设计工作。这两个设计结构单元均由错位的两矩形孔和竖直GST平板组成。不同的是,第一个设计的两错位空气孔没有交叠,称之为NICMM,第二个设计的两错位空气孔存在交叠,我们称之为ICMM。针对第一个方案,在GST相变前,NICMM在线偏振光下能实现Fano共振,且对不同的圆偏振光透射响应不同,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圆二向色性,约为0.8;然而GST相变后,NICMM的圆二向色性大幅降低,仅为0.3,不符合CD调控的实际需要。但对透射光圆偏振态的分析发现,右旋圆偏振光入射下,该结构能够高效地将右旋圆偏振光转变为左旋圆偏振光透射出去,转换率高达93.6%;且在波段2405至2530nm内,右旋圆偏振转换效率(Trl)值远远超过单层平面手性超材料圆转换二向色性的理论极值0.25,并在2435nm波长处达到最大值0.53,这充分表明NICMM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圆转换二向色性效应,因此有望被应用于圆偏振转换器等领域。针对第二个方案,在GST相变前,ICMM在线偏振光下同样能实现Fano共振,且对不同的圆偏振光透射响应不同,可产生巨大的圆二向色性,约为0.8;不同的是在GST相变后,ICMM的CD谱仅仅发生了红移,仍维持了巨大的圆二向色性(~0.8),并且CD谱的半高全宽也得到了拓宽。也就是说GST相变后,ICMM的圆二向色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因此有望被应用于手性调控及检测等领域。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的Sr14-xCaxCu24O41体系是准一维的反铁磁铜氧化合物,具有双臂自旋梯子结构,在自旋链和自旋梯子中都存在自旋能隙,并且在该体系的高Ca含量的掺杂样品中观察到了超导
我的外婆是一个勤俭惜福,慈祥又有智慧的长辈,她有一双灵巧的手和一颗智慧的心.rn外婆就像饭店里的大厨一样,任何食物经过她的烹调,转眼就能变成了美味.在餐桌上,大家总是迫
本文综合介绍了目前备受关注的几种X光位相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近况,特别详细介绍了同轴X光位相成像的原理,并开展了同轴X光位相成像的相关实验,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本文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维超导体,特别是无序对低维超导体的影响。关于安德森局域化和超导电性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已经知道超导体中的库柏对
通过数值模拟,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相关噪声对信息处理的影响,一种依赖于发放时刻的可塑性对信号传递的影响和多层前馈网络的动力学特征。所采用的模型为HH神经元模型,这个模型能够
  准一维电荷密度波(CDW)导体的研究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尤其是低维凝聚态物理中人们最感兴趣的前沿课题之一。在准一维导体(如蓝青铜)中,由于其结构强烈的各向异性及特殊的费
三阶非线性光学技术在光通讯,全光器件,光学信息处理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寻找优秀的非线性材料称为信息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作者在北大物理学院、介观物理国家重点
光镊是利用光与物质间动量传递的力学效应形成的三维梯度光学势阱。由于光镊可实现对生物活体样品的非实体接触无损伤操作,光镊技术及其应用得到了物理及生物学家的热切关注。
江西省宜丰中学,创办于1923年,原名为县立初级中学。坐落在享有“中国竹子之乡”美誉的宜丰县城西端,她东临风光秀美的耶溪河,北倚钟灵毓秀的螺峰山,是一所历史悠久、景色宜人、业绩突出的省级优秀重点中学。走过九秩风雨历程的宜丰中学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跌入了发展的最低谷:优秀教师不断外流,优质生源大量流失。面对困境,新一届领导班子“直面现实不放弃,努力拼搏不懈怠,牢固树立核心价值观不折腾”,在充分尊重校情
本文采用了热蒸发气相法制备出四角ZnO纳米线和孪晶ZnO纳米线等纳米结构: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能谱(。EDX)、以及光致发光(PL)等分析测试手段,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