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疯树遗传图谱构建及R2R3-MYB基因家族的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麻疯树为材料,构建了一张高密度的遗传图谱,并在图谱上定位了叶片紫色位点相关的基因;同时分析了R2R3-MYB家族基因结构和在连锁群上的分布,利用表达谱分析了MYB基因的表达模式和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情况;并对一个胁迫响应基因JcMYB001遗传转化拟南芥进行功能验证。主要内容如下:  利用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麻疯树(GZQX0401)为母本(P1),杂合度较高的日日樱为父本(P2)(GZBN1)构建了包括2亲本190个子代的BC1作图群体。共设计合成引物855对,筛选具有多态性的标记509对,与吴振映博士论文分型的标记699对一起用于遗传图谱构建的构建,包括103个基因组SSR,919个EST-SSR/InDel,88个EST-SNP标记,98个已发表的EST-SSR标记。图谱包含11个连锁群,总图距为1628.6 cM,连锁群长度从86.2 cM~221.6 cM不等,平均连锁群长度148 cM,标记间距平均为1.3 cM;其中单一位点标记817个,单一位点平均间距为2.0 cM。图谱结果可靠,与其它以构建的遗传图谱具有较好的共线性关系。通过质量性状位点定位,确认JC C100021832(JcMYB076)控制叶片紫色性状。  在麻疯树全基因组范围内共鉴定出124个R2R3-MYB基因,根据与拟南芥、水稻间的系统发育分析可分为44个亚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在拟南芥、水稻以及麻疯树中发生了个别基因的复制或丢失,与蓖麻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在麻疯树中发生两段区域的串联复制事件。利用表达谱对R2R3-MYB基因非生物胁迫响应情况和组织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发现34个基因至少响应一种胁迫处理(干旱、缺氮、缺磷和盐胁迫)。这些数据为进一步研究R2R3-MYB基因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同时,我们进行了JcMYB001基因遗传转化拟南芥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超表达JcMYB001基因株系表现为种子萌发过程中对ABA敏感;幼苗阶段ABA和NaCl处理后影响根的生长,表现为降低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成株阶段表现为降低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超表达JcMYB001,抑制ABA信号途径基因HAB1的表达;抑制JA的合成途径相关基因AOS以及其诱导基因VSP1表达。这些数据表明JcMYB001通过对ABA信号途径以及JA代谢途径的共同调节来调控拟南芥对干旱、盐胁迫等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  本论文构建了一张高密度的麻疯树遗传图谱,可以对已完成测序的麻疯树物理图谱进行锚定,有利于麻疯树中发现、分离和验证QTL位点。同时,本研究也可充实MYB基因在逆境胁迫应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林农作物改良提供重要的基因资源。
其他文献
学位
花期转变是指植物从营养生长阶段到生殖生长阶段的转变。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开花时间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后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恰当的开花时间能够使植物顺利地进入
为了验证GABA受体在内源性镇痛系统中的作用,该实验用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了GABA受体在中枢内源性镇痛系统中的分布及其与5-HT的共存.该实验用脊髓薄片全细胞电压钳法观察用
该研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一个在高转移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中高表达的2.3kb片段B14定位于10q21,并以mRNA差异表达的基因和DNA片段的染色体定位为依据,选取染色体涂染探
再生医学,是近年形成的一个新的前沿学科,它是应用具有分化能力的种子细胞(前驱细胞/干细胞/胚干细胞)模拟发育生物学的过程和规律,制造新的组织、器官的医疗理论和技术.由于
目的;探讨中国流行株HIV-1gag基因与hIL-2/hIL-6/IFNα2b共表达重组核酸疫苗质粒的免疫效果.方法:以核酸疫苗质粒pIRESlneo为表达载体,构建重组核酸疫苗质粒PGAG、PGIL2、PGI
大量研究业已揭示帕金森病(PD)的病变主要发生在黑质—纹状体多巴胺(DA)能神经系统,并且PD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近年来研究发现边缘结构中的杏仁核在PD 发病过程中被严重
该实验对三种萝(mo)植物通光散(Marsdenia tenacissima)、黑水藤(Biondiainsignis Tsiang)和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中的C甾体化合物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型开关磁阻风力发电机的研究背景、结构特点、控制方法与工作模式,总结了开关磁阻发电系统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及效率提升控制的研究现状。其次,给出了一种基于非导通相电流注入的位置估算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了估算时角度误差产生的原因,给出了一种基于电感线性变化区间的误差补偿策略;仿真分析了估算误差对发电功率的影响;与现有方法对比,本文提出的位置估算方法具有精度高、计算量小及适用转速
土壤胞外酶是土壤有机质分解的主要介质,其活性常与微生物代谢速率、养分的生物化学循环联系起来。与碳(C)、氮(N)和磷(P)分解矿化相关的土壤胞外酶(生态酶)的相对活性可以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