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察冀根据地是抗战时期中共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根据地,并因其完备的政权建设而被中共中央和毛主席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作为晋察冀根据地政权系统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组成环节,县政权无疑对根据地政权建设及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长作为根据地县政权的行政首脑,既要忠实执行根据地政府的决议命令和指示,又要领导和执行全县政务工作,加之晋察冀根据地处在华北抗战的最前哨,面临随时都在发生的军事摩擦和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其工作之繁杂,任务之艰巨,几乎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搜集和整理了大量关于晋察冀根据地县长的相关资料,以期在厘清历史原委的前提下,结合历史现实,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文章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简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进而在分析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晋察冀根据地县政权的建立及县长的产生。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是随着县政权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完善的,伴随着抗日民主政权的巩固和发展,县长的产生方式也由上级任命发展为民主选举。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县长的身份背景及社会结构较为复杂,县长成分、出身、来源、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具体体现为县长工作方式的不同及工作成效的各异。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晋察冀根据地县长的政务工作,从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动员、民政五个方面反映了抗战时期民主县长工作的繁杂与艰难,突出了在战时环境中县长群体所担负的重要职责与使命,彰显了抗日县长在革命年代的风貌与精神。第四部分为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县长工作的问题及启示。晋察冀根据地抗日县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应该正确审视县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与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