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一系列因素,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即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者Koehler和Mishra(2005)在Shulman(1986)在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基础上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框架以阐释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素养。本研究以TPACK框架为基础,结合Cox(2008)对该模型各组成部分的定义,运用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调查了翻转课堂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TPACK水平,分析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科知识(CK)、教学法知识(PK)及技术知识(TK)三者的整合情况,探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首先本研究运用外语教师TPACK量表调查了18名重庆某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TPACK水平,同时通过课堂观察探究其中4名英语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技术知识、学科知识及教学法知识三者的整合情况,在课堂观察结束后,研究者向这4位教师及另外3名教师发放开放式问卷,搜集这七位教师的TPACK反思报告,并根据该问卷提纲对教师们进行深度访谈。研究发现:(1)大学英语教师们的TPACK整体水平较高,其中他们的CK和PCK水平最高,TK和TPACK排最后。(2)四名教师在翻转课堂英语教学中所运用的整合知识(TPACK、PCK、TPK、TCK)普遍高于单一知识(PK、TK、CK),四名教师整合CK、PK和TK的能力较好,教师们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较高。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为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师有效地开展技术整合英语教学、提升信息化教学素养,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