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求职从宏观的高度来看是就业,国计民生系于此,从微观来看也关系到个人的安身立命。因而一直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但运用社会关系网络求职却一直还只是停留在人们的经验水平,理论上的人力资本理论对求职的研究更占上风,个人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求职是人们的一般的直觉,隐藏在这一直觉背后的理论却一直散布在零星的研究之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正在处于勃兴阶段的个人社会资本理论正好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分析整合工具,使我们得以从理性的高度来认识。 本文首先详尽地探讨了社会资本理论和求职理论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就业政策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个人社会资本和求职的概念和理论加以整合,并归纳出个人社会资本对求职的作用机制模型,涵盖个人社会资本来源、个人社会资本效益和求职结果以及影响作用机制权变因素的整体模型,该模型中包含了五点假设:个人的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作用于求职结果;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化空洞形成个人社会资本与求职结果有相关关系;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弱联系形成个人社会资本与求职结果有相关关系;镶嵌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形成个人社会资本与求职结果有相关关系;个人社会资本对求职的影响作用受到文化、性别等调和变量的影响。其后,本文就针对这五点假设分别展开论述,探讨了个人社会资本在求职理论中的内生化;结构化空洞、弱联系和社会资源形成的个人社会资本对于求职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文化和性别作为调和变量的实证研究的结论,作为个人社会资本对于求职作用的权变因素的影响。 由于实证研究的特点,受到了样本、测量方法以及主观意识的局限,特别是对于个人社会资本这一新兴概念,单一的实证研究很难从整体的理论发展高度来看待各种实证研究结论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把握现象及其本质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才能找出其中的逻辑脉络。因此本文建立在实证文献综合分析基础之上的分析,对于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个人社会资本对于求职的作用条件和作用方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可以作为个人有意识地投资自己的个人社会资本并取得求职成功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