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分散性聚合物微球具有可作为药物缓控释载体,已成为缓控释剂型研究的热点。制备微球的传统方法为机械搅拌法,该方法获得的微球大小不均一、粒径分布宽等限制了其应用。微流控芯片是通过一维或多维微通道网络及各种功能单元集成化腔体组合而形成的实验平台,应用十分广泛。微流控芯片液滴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可以控制液滴形成的过程,因此在制备粒径均匀的载药微球方面有极大的优势。 实验采用亲水性修饰后的流动共聚焦通道形成单分散的聚己内酯包裹紫杉醇液滴,考察了连续相和分散相流速与液滴大小的关系、分散相中聚己内酯浓度变化对于生成液滴粒径的影响,并且制备6组聚己内酯(PCL)载紫杉醇(PTX)微球并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及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 结果表明:经聚乙烯醇(PVA)包被修饰的通道可产生单分散的液滴,通过调节两相流速可以有效控制液滴和微球的尺寸,电镜表征显示微球表面较粗糙,空隙分布随溶液浓度增大而显著下降。制备的微球粒径均一,包封率可以达到80%以上,在分散相浓度3.0%(w/v)PCL时达到最大的包封率。 对聚己内酯紫杉醇载药微球进行体外细胞实验验证表明,在72h内,载药微球的粒径越大,MDA-MB-231细胞存活率越高。证明载药微球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