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3D打印制备三维连通多孔自固化磷酸钙支架及其结构与性能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孔磷酸钙支架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可降解可吸收性而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骨组织修复材料。本研究使用可常温自固化、易塑形的自固化磷酸钙(CPC),利用间接3D技术制备了多孔CPC支架材料。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在CPC中加入明胶微球,制备了明胶微球/CPC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研究了支架结构、显微形貌、抗压强度及体外降解速率等理化性能及细胞生物学性能,探讨了孔结构参数(孔径、预先形成三维连通大孔、复合明胶微球形成多级孔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用生物相容性良好、力学性能好的聚己内酯(PCL)作为牺牲模型材料,利用3D打印技术先构建出PCL牺牲模型,然后向牺牲模型灌注CPC浆料,固化后用有机溶剂去除高分子模型,得到三维连通多孔CPC支架。使用上述间接3D打印技术在常温下制备出具有不同大孔孔径的三维连通多孔CPC支架。多孔支架材料的物相主要为弱结晶的针棒状羟基磷灰石,具有两种不同孔径(PCL溶解形成的三维连通大孔、CPC水化形成的微纳米孔)的孔。在大孔孔隙率为25%的情况下,孔径(300-500μm)越小,支架的力学强度越大;总孔隙率越小,降解速率越低。多孔支架的细胞相容性良好,细胞可通过大孔长入支架内部;支架的多孔结构营造有利的微环境,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大孔孔径较小的支架具有更好的成骨分化能力。同样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了PLGA三维网络,将可降解PLGA三维网络与CPC复合得到PLGA/CPC复合材料。与用牺牲模型法制备的CPC支架进行比较,探讨了预先形成三维连通大孔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虽然两者最终都同样具有三维连通大孔结构,但PLGA/CPC复合材料初期不存在连通大孔故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将PLGA/CPC浸泡于Tris-HCl缓冲液中,PLGA网络在14天内快速降解在基体中原位形成三维连通大孔。与CPC多孔支架相比,由于材料结构和组成的差异,PLGA/CPC复合材料吸附蛋白质的能力以及促进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较弱。为促进CPC支架的降解和改善其生物学性能,本研究用生物活性好、易降解的明胶,使用反相乳液法制备了明胶微球,将明胶微球与CPC粉体混合,用间接3D打印技术制备了明胶微球/CPC复合多孔支架。明胶微球均匀分布在CPC基体中,对CPC的水化产物的物相和微观形貌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支架材料的抗压强度随着明胶微球复合量的增大而降低,孔隙率增大,体外降解速率加快。明胶微球降解后可使复合支架具有多级孔(三维连通大孔、分散大孔和微纳米孔)结构。细胞最初倾向于在明胶微球周围生长,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向支架中心渗透长入。在CPC支架中复合明胶微球可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和成骨分化。
其他文献
<正>一、知识构建本文解读的是课程标准"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这一课标包括两层含义:知道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以自然地理环境某一要素
<正>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这是一般所公认的.但对“仁”学究竟是什么,国内外学人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真可谓仁者见仁,
<正>2014年高考语文卷,较往年试卷,题型结构稳中有变,难度有所降低。试卷整体上有新意,覆盖面广,选材恰当,区分度较好且出题思路明显趋向新课标所设定的母语教育目标。基于对
<正>"同课异构"是通过比较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常用形式。高中地理专家型教师(以下简称专家)和新手型教师(以下简称新教师)的"同课异构",其侧重点是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盛行在当代社会的民族声乐和起源于安徽的大方大戏——黄梅戏之间又有什么特别联系呢?本文通过介绍黄梅戏和民族声乐的相关背景,从“字
探讨酶解法提取近江牡蛎糖胺聚糖(SG1)的条件,结果表明:先用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1.0%(质量分数),pH7.0,50℃酶解5h,再加胰蛋白酶1.0%(质量分数),pH7.8,50℃酶解5h效果最佳。粗提物SG1的得率为2.40%,
<正>1.真正的教育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让"鹰"去搏击长空,让"鱼"去畅跃阔海,让"望天树"成为最好的"望天树",让"老葛藤"成为最好的"老葛藤",让"陈
<正>潍外教育集团"ww教育体系"五大理论支撑:(1)三生教育——生命、生存、生活;(2)新教育工程——从个体出发;(3)根基教育——往下扎根,向上结果;(4)快乐教育——快乐是童年
期刊
通过研究两种昆虫的居所——白蚁丘和蜂巢,将其生态特色详细解析。接着分析岭南传统人居建筑——骑楼和西关大屋的生态特色。最后提出了将生态仿生和岭南特色两者交融到一起
长篇小说《活着》是余华由先锋作家向写实主义作家转型的标志性作品,张艺谋导演将这部小说搬上荧幕,用电影的形式创造了区别于小说的另外一种独特的审美样式。相比较而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