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C8120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ukexing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模拟信号的监控系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数字视频信号的传输随着Internet的发展触及世界的各个角落,让视频监控真正的实现了“远程”。ARM、DSP、FPGA等SOC技术的成熟,让视频服务器的解决方案日新月异。但是瓶颈依然存在。如何实现性能更好、价格更低廉的视频服务器成为研究者追求的目标。而且大量压缩视频数据在网络上的传输也在消耗着不堪重负的网络带宽,网络拥塞状况的波动加重了压缩数据的丢失,同时也影响着远程监控的视频质量。本文着重面对这些问题,研究了如何保证网络中的视频传输质量,以及提供一套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在对MPEG-4编解码原理的研究过程中,分析了MPEG-4的数据组织形式,以及关键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丢失对传输视频造成的损伤特点。根据路由器的随机早期检测原则,提出了在网络拥塞时通过改进分包方法提高传输质量的策略。根据RTP协议拥塞控制算法,针对网络状况的变化动态地调整分包形式,可以有效的增强压缩视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并将丢包造成的图像损伤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以FIC8120为核心配以A/D转换芯片、存储芯片、网卡芯片等外围扩展芯片设计了视频服务器硬件电路,并在Linux系统环境下设计了视频服务器的驱动程序,包括SAA7113、FIC8120视频接口驱动,并按照Linux视频开发标准设计了Video4Linux应用层接口驱动,采用内存映射的方法构建了一个视频采集服务器。根据MPEG-4数据组织特点和RTP拥塞控制方法,改进了基于VOP的分包方法,提出了一种以宏块为最小封装单位的能够适应网络带宽的变化的自适应分包方法。在这种分包方法上改进了传输系统。设计了分包模块在发送端根据网络状况调节发送速率并调整分包方式,在接收端设计了丢包检测模块减少对丢包的误判,设计了动态缓存应对分包策略的改变。通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多线程设计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视频传输仿真实验表明,即使是在网络拥塞严重的情况下,自适应分包也能很好的保证图像传输的质量。
其他文献
图像压缩是多媒体通信的核心技术。在实际的图像传输系统中,用户只对图像中的部分区域感兴趣,而背景区域则相对不重要。感兴趣区域(ROI)编码就是保证感兴趣区域较之背景区域得
随着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系统的功率利用率、频谱利用率以及移动信道带来的各种干扰和噪声等一直是制约通信系统性能的主要问题。编码调制技术将编码
阵列信号处理作为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涉及雷达、声纳、勘测、通信以及医疗诊断等多个领域。稳健自适应波束合成是阵列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目的是有
路由与波长分配(RWA)是智能光网络(ION)中的关键技术,各种高带宽多播业务的兴起及其差异化服务质量(QoS)的需求,使得光网络中的多播RWA问题及其对区分业务的支持成为一个重要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网上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使得人们对网络带宽接入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出现了不同的宽带接入技术。而光纤接入以其频带宽、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等众多优
电磁场是目前可以实现越过真空进行编码通信的唯一载体,如果可以实现利用引力场进行编码通信,就为人类找到了第二种可承载信息越过真空的载体,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足实践方面它都
由于无线频谱资源的限制以及爆发式增长的用户对容量的需求,传统无线网络追求的目标是高频谱效率。然而网络获得的高频谱效率常常是以牺牲能耗为代价获得的,这不仅带来了高增
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 Radio)作为扩频技术的一类,由于具有高数据率、高带宽、低功耗、抗多径能力强、安全性好以及成本低廉等诸多优点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它既可用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产业结构优化已成为提高一国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新疆面临相同的情况。近几年,虽然新疆利用外资总额不断增长,但所吸引的外资金额在全国外商直接投资额中所占比例较低。对于位于西部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并且待开发的新疆而言,利用外资尤其是外商直接投资无疑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如何更好的利用外资,发挥外资对新疆经济的推动作用,引导外资的流入结构,优化和
文章在对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联合图书馆建设做基础调查的基础上,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并阐述了相关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