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职业学院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及提升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对比国内外高职院校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的现状出发,分析了K职业学院基础类课程教学及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K职业学院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了K职业学院基础类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基础类课程教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将现有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和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合理因素融入到新的指标体系之中,克服、弥补其不足之处,并结合基础类课程的自身学科特点,对其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初步构建。在此基础上,对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内涵及对策等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并对指标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对影响基础课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将研究的理论应用在案例上并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对K职业学院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讨论了高职基础类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内容以及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探讨选择全面质量管理、6σ质量管理等方法的应用问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丰富和发展了高职院校课程评估理论,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及常规管理提供合理适用的实施工具,完善了已有的基础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为高职基础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实证性参考和依据,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设计了不同的评价指标,并赋予了不同的权重,因此就降低了由于评价主体的个人原因所导致的计算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可以方便、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构建出既具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共性、又体现基础类学科特色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了详尽的解析;它既充分利用了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优点,又体现出了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思路等。本文所研究的评价方法也可用于决策经济和工程生活其他领域的相关问题,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其他文献
轻量化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车身上大量使用轻质材料对整车的轻量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使用轻质材料实现汽车减重的同时,必然涉及钢/铝异种金属的连接。由于钢/铝异种
目的:肛周湿疹是肛肠科的常见病,本文通过对当归饮子方加味外洗的运用,观察其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肛周湿疹的疗效,由此进一步评价当归饮子方加味外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血虚风
<正>目前,随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低年级语文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新型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进、激励手段的使用等,为低年级语文教学成效
目的:系统观察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小儿厌食脾失健运证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治疗前后患儿症状的分析,说明临床运用中药颗粒剂敷脐联合刺四缝治疗脾失健运型小儿厌食症
<正> 我省有两个厂生产关节炎丸(由川乌、五灵脂等量组成),但其川乌的炮制方法不同:一为1963年版药典法,一为醋泡24小时(不换醋)磨粉用。为了统一产品质量和寻找合理工艺,我
<正>《唯一的听众》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的课文。课文文字优美,故事动人,以第一人称讲述敏感脆弱的"我"初学小提琴,在几乎要放弃的时候,遇到一个每天在林中练琴时自称耳聋的
有效的复习课教学并不是知识的简单再次罗列,无止境的题海战,而是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获得知识、能力、思想等方面的进步。本文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加强
[目的]按照量表研制要求,利用文献研究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提取病机证素,建立条目池,确定诊断要素的权重,运用统计学方法结合专家辨证经验确定诊断阈值,并进行回顾性临床验证
引用生态位态势理论和生态位扩充模型,以西双版纳为案例分析点,对西双版纳的游客量生态位和旅游收入生态位以及旅游生态位扩充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旅游目前的发展
指出了随着我国黄瓜生产的产业化,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高产、抗病、优质,黄瓜的果实形状及口感等也成为重要的种植指标。综述了黄瓜的设施栽培技术,对黄瓜设施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