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大中小型煤矿星罗棋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支持。但是长期以来,煤炭生产一直被安全问题所困扰。近年来,煤矿安全状况形势非常严峻,不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量矿工伤亡和财物的大量毁损。随着人民群众对安全思想的日益提高,煤矿监控软件也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但大多数监控系统都是面向大型煤矿群体,这些高成本、高技术含量的的监控系统并不利于生产技术、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小型煤矿。因此,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中小型煤矿井下环境的监控,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本文基于中小型煤矿的实际需求,主要研究设计十六路输入、八路输出的监控分站的硬件及上位监控系统。该系统由信号采集、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监控三大子系统组成,在文中运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完成各子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设计。监控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介绍了硬件系统的组成以及各主要模块的电路实现。该系统基于微控制芯片MSP430F135,采用MAX1480B数据通信接口电路,以实现高速远距离传输数据;采用串行接口的键盘显示专用芯片CH451来实现实时数据、历史数据以及各种状态图、状态表的显示。硬件部分详细介绍了数据通信接口电路,数据显示电路,电源转换电路以及采集信号的输入输出电路,并分别给出了各个电路的实现电路图。整个硬件系统线路连接简便,能够适应煤矿的恶劣环境,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并且具有扩展性强、便于调试、安装和维护等优点。监控系统的软件部分,是课题研究的重点,从该系统的结构组成入手,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模块以及相应模块的编程思想,主要内容包括:1、实现了上位系统软件与下位分站的数据编码、数据通信,对监控数据的计算、超限判定、声光报警、非本质安全电路的断电控制;2、实现了对模拟量、数字量等监控数据的实时显示和记录,用户可在“模拟量实时数据监测表”、“数字量实时数据监测表”中查看固定位置传感器的实时报警记录和断电记录,可以在“数据查询”和“历史曲线”界面完成对历史数据和历史曲线的按日期或者按班次查询,详实的历史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第一手的安全资料;3、用户还可在“工作现场”的模拟图界面实时观测动态变化的工作现场,更加直观的了解报警位置和断电位置;4、根据监控系统的总体控制要求,系统实现了远程控制、异步控制和就地控制,通过不同方式的断复电控制,最大限度的避免事故的发生。本监控系统基于Visual Basic开发平台,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具有研发周期短,可扩展性强,便于移植安装,数据库维护简单等特点,方便今后系统的进一步修改和添加功能。本文为煤矿安全生产监控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和新的设计方案,是多种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各种技术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成熟的体现,相信这一系统会在煤矿领域得到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业务流程即服务(Business Process as a Service, BPaaS)是近年来云服务平台所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其主要研究各行业中流程模型的封装,以及实现业务流程动态运行。有一类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充满了计算机的身影。计算机现在更多的在日常交流、电子政务、金融业务以及企业间的网上业务与信息集成等关键业务系统服务中
访问控制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网络安全体系标准中定义的5大信息安全服务功能之一。简单地说,访问控制是用来保护计算机资源免于被非法用户的访问(删除、破坏或更改)。访问控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使用多年的遗留系统在用户界面上已经逐渐落后于时代,在业务流程上也逐渐不能满足客户多变的要求,亟待再工程改造。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单
IT服务提供商的主要功能是建设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企业级IT服务。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以最低的人力、物力资源成本维护满足用户要求的IT服务。因此,IT基础设施建设对IT服务提供商的商业利益最大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早期的IT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完全以技术标准核心,比如只考虑IT服务的可用性、时延、抖动等方面。所有这些技术参数通常以服务等级目标(Service Level Objects, SL
随着3G技术的成熟以及移动网络宽带化的发展,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趋势日趋明朗,移动互联网MI的移动性、个性化以及开放性等优势使得它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然而,移
随着人们对互联网信息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网路应用方式及应用模型应运而生,如内容分发网(CDN)和对等网络(P2P)。CDN和P2P都是分发网络数据的重要技术,它们各有千秋
WiMAX是由IEEE802.16的一系列协议标准定义的下一代无线城域网(WAN)技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IEEE802.16标准提出的QoS保证机制可以根据业务的实际需求动态的分配系统带宽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利用无线射频来获取数据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硬件设备、中间件和应用系统。硬件设备指RFID系统的硬件基础,如标签、阅读器、天
冗余备份机制是安全存储系统提高系统可靠性和容灾容错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纠错码及纠删码技术是冗余备份机制的一个重要方法。与其他技术相比,纠删码技术在节省存储空间,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