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景化语言是文学语言的重要特征,语言的前景化程度可以作为区分文学语言和非文学语言的重要标志。前景化作为文体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将之运用于文体分析的研究不胜枚举,将文学文本的前景化与翻译相结合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很少有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研究前景化语言的翻译。如何有效传递原文信息的同时,尽可能保留语言的艺术特征,让目的语读者获得与源语读者同样的阅读感受,这需要译者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来解决。本文将聚焦于莫言小说《生死疲劳》中前景化语言的应用,通过分析其产生的独特表达效果,研究莫言的语言风格和特征,进一步发现前景化语言对表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和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所起的作用。通过中英文实例的对比研究分析莫言的原文本与葛浩文的英译本,本文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解读译者在前景化语言翻译过程中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探讨译者主体性和语言前景化现象再现的关联。最后本文将总结出葛浩文翻译前景化语言的方法,以期为文学作品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参考。本文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莫言与小说《生死疲劳》以及前人对葛浩文翻译莫言作品的研究;第二章阐述译者主体性概念以及语言的前景化理论;第三章聚焦前景化语言的内涵、功能以及《生死疲劳》中前景化语言的体现;第四章探究在受制约的译者主体性影响下,葛浩文对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选择;第五章总结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与前景化语言再现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