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清代中前期科举与经学的关系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清代科举与经学的关系,在很多文章和论著中多有所论述,两者的联系极其紧密,是一种互动关系。本文拟从三个大的方面说明两者的关系。 首先,从科举教育本身的内容来找其与清代经学传播的关系,是从本质上进行阐述的。科举教育是科举制度的实行模式,它当包含科举考试和学校教育两个方面。科举考试是取士之制,学校教育是养士之法,选才有赖于育才,两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这里从科举考试本身的内容,满人、蒙古人的科考,书院教育三个方面论述科举对经学传播的促进作用。这一部分是总括性的,让整个论题的内容与范围呈现在眼前,为接下来的表述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从培养经学人才的途径上,主要从经学大师多从科举中走出、博学鸿儒科、科举世家三个方面谈论科举对经学发展的推动。经学大师这节中重点选择几位典型的经过科举考试的经学大师,以此从侧面来论证科举对经学发展的影响。同时,博学鸿儒科和科举世家这两节通过这些鸿儒的经学研究和几个著名的科举家族来说明科举与经学的关系。 第三部分,通过从科举考试内容的前中期的变化、汉学研究的繁盛两个方面,从另外两个角度浅论汉学研究对科举考试的影响。在讲述汉学研究对科举考试内容变化的影响中去探讨经学对科举的作用。与上两个部分相比,这是从反方向进行阐释的,以印证两者的互动作用。 结语部分以概括性的语言发表浅论,述说科举的灭亡和经学的衰落的现实,从而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感叹。科举的灭亡和经学的衰落是历史的必然,它们两者相互制约,彼此的影响非常深刻,这也是促使双双滑落深渊的魁首。它们是在特定时期产生的,它们代表着一定时期的形象,时代变了,等待它的只有灭亡。
其他文献
本文包括前言和正文五章。 前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原因和意义,并简要介绍了与陆龟蒙有关的研究现状,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陆龟蒙是晚唐的
施蛰存与白先勇的现代派小说创作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与文学精神史上都占据十分重要位置。施蛰存是30年代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和同期的刘呐鸥、穆时英相比,他表现出强烈的留
青主是我国二十世纪上半叶一位以音乐美学理论为突出贡献的音乐家。他的音乐美学理论涉及音乐的本质、音乐的特殊性、音乐的社会功能,以及感情和审美的心理需要与音乐创作和音
最近看电视连续剧《前妻的车站》,其中两个孩子在大人们的关心和教育下,生活得并不开心,也不快乐;这两个孩子让人看了也并不可爱,而是让人感叹他们接受的失败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冯德全先生说,许多家长认为,只要是爱孩子,为孩子好,不管怎么做,都是对的,其实,有的时候却未必如此。家长和孩子之间,需要保持好爱的距离。  亲密有间  何佳佳一向是个乖孩子,但有次竟然和妈妈发生了大冲突。原来妈妈在整理她的房间时
期刊
明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时期。这个被当时人说成“纲纪凌夷”的朝代,有着新的社会因素在萌动,出现了异于前代的现象。其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现象就是商业的迅速发展
宗白华和郭沫若同为现代文坛的两大巨匠,两人不论是在人格个性,还是在学术成就领域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然而,差异很大的两位先驱却是至交的好友。本文试图以两人交往的文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