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铁路网、高速列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铁路已然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也是我国发展的重点领域,在追求高速列车快速和轻量化的今天,对于车内噪声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导致车厢内噪声水平的控制显得更加艰难。目前所运营的400车型在350km/h下运行时,车内噪声水平基本可以满足国标要求,但是在更高速度下运行时,车内噪声水平就会超过限值要求。所以为了减少产品开发时间,提高产品设计效率,通过仿真建模分析手段对现有车型进行车体声学性能提升,使其适应更高速度下运行条件,显得十分经济和关键。文中通过统计能量分析理论建立了高速列车头车隔声量模型、精细模型,完成了头车各隔声量指标的重新分配,使其满足400km/h速度下车内噪声水平的要求,并利用精细模型对400km/h速度下车内噪声进行了预测。首先对现有车型进行了隔声量测试,得到车体顶板、侧墙、地板等主要区域的隔声量特性,通过测试声能量在车内空间损耗的时间,求得了车内空间的声损耗因子。对实际线路测试得到的300km/h、330km/h、350km/h、370km/h速度下车外激励源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多项式拟合外推出400km/h下外部激励源。其次依据图纸建立了头车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VA-one仿真软件,完成了头车隔声量模型、头车精细预测模型的建立。以350km/h速度下实测数据为基准进行了模型准确性验证。同时将能量有限元分析(EFEA)应用于高速列车车内噪声仿真并和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100Hz-250Hz、400Hz、800Hz频段内EFEA仿真效果优于SEA。然后依据声等辐射原则,对车体隔声量进行了重新分配。并根据流入到司机室、观光区、普通客室区域声腔功率流大小关系,对隔声量分配欠佳的区域进行了隔声量局部修正,经历规范化后得出满足400km/h下车内噪声要求的车体隔声量指标。将规范化后的隔声量指标施加到头车精细模型上,完成400km/h速度下车内噪声特性的预测。图91幅,表17个,参考文献6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