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内冷油腔振荡流动传热是实现高强化活塞有效冷却的技术之一。此前对于内冷油腔流动传热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活塞往复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立式发动机活塞的内冷油腔。然而,对于不同设计类型的发动机,按气缸排列方式可分为直列卧式、V型和星型等多种发动机,其使得活塞往复运动方向并非一定是重力方向,不同气缸排列方式下的内冷油腔冷却性能也因此存在差异,但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相对缺乏。为此,文中针对不同气缸排列方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冷油腔振荡流动传热是实现高强化活塞有效冷却的技术之一。此前对于内冷油腔流动传热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活塞往复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立式发动机活塞的内冷油腔。然而,对于不同设计类型的发动机,按气缸排列方式可分为直列卧式、V型和星型等多种发动机,其使得活塞往复运动方向并非一定是重力方向,不同气缸排列方式下的内冷油腔冷却性能也因此存在差异,但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相对缺乏。为此,文中针对不同气缸排列方式的高强化发动机活塞内冷油腔,将活塞往复运动方向与重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定义为空间角,考虑了内冷油腔进出油道相对位置的特征,建立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数值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振荡流动可视化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振荡流动与传热特性,获得了以下重要结论:(1)开展了不同空间角两相流振荡流动的可视化试验,研究了液相填充率和振荡模拟试验转速对两相流流型形成和转换的影响,揭示了不同空间角方腔内流体的流动规律。研究表明:试验转速是影响振荡过程中两相流流型转换的关键因素,试验转速为129 r/min时,两相流的流型主要是弹状流和波状流,并相互转换,试验转速为180 r/min时,两相流的流型主要是弹状流和泡状流,并相互转换,当转速升高到232 r/min时,湍流的进一步增强使得两相流的流型主要为分散泡状流。此外,在振荡流动过程中,不同空间角下流体的绕壁流动规律不同,导致相同时刻方腔壁面流体分布存在较大差异。(2)建立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数值仿真模型,结合活塞运动、机油进出口质量流量、机油流动速度等特征分析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稳态流动特性、瞬态流动特性和机油分布特性。研究表明:机油仅在86°CA~334°CA之间流出内冷油腔,在233°CA~310°CA之间时,由于活塞速度的增大,机油进口流量的减小,油腔进口区域会产生显著的回流现象,最大回流量均不低于0.0055 kg/s;不同空间角模型瞬态流动规律基本相同,但内冷油腔进出油道相对位置会影响油腔内机油填充率的大小和壁面机油分布;发动机转速为1000 r/min时,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不在同一竖直高度的内冷油腔,随着空间角的增大,周向重力分量减小,机油周向流动速度增大,进油通道逐渐高于出油通道,内冷油腔的稳态充油率减小,当空间角由-90°增大到90°时,内冷油腔的稳态充油率由63%减小到34%,油腔壁面机油的覆盖面积减小;进油通道和出油通道始终在同一竖直高度的内冷油腔,空间角越接近0°,内冷油腔的充油率越小,油腔壁面的机油覆盖面积越小。(3)系统研究了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稳态换热特性、瞬态换热特性以及内冷油腔周向和轴向壁面的换热不均匀性,研究表明:进出油通道不在同一竖直高度的内冷油腔,随空间角的增大稳态换热系数逐渐减小,油腔壁面换热越不均匀,发动机转速超过2700 r/min后,内冷油腔壁面的瞬态换热不再受空间角的影响;进出油道在同一竖直高度的内冷油腔,空间角越接近0°,瞬态换热系数的变化幅值越大,模型的换热越不均匀,在发动机转速超过1600 r/min后,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瞬态换热基本相同;此外空间角对内冷油腔轴向外壁面、轴向内壁面、周向进出油道中间区域的换热影响最大。(4)通过对不同空间角活塞内冷油腔的流动特性和换热特性的研究发现,对于直列卧式、V型等非直立发动机活塞的内冷油腔,采用进油通道在下方、出油通道在上方的设计方式,可增强内冷油腔换热性能;通过优化油腔的轴向外壁面和内壁面、周向进出油道中间区域,可改善不同空间角内冷油腔的换热性能。
其他文献
城市作为相互依存的系统的要素,能够汇集创新活动所需的公司,人才和其他机构。尽管创新是城市不断保持其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但是一个城市的创新资源是有限的。为支持新知识的产生和提升自身创新质量,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协作来整合内部和外部创新资源。基于此,城市之间通过技术合作、技术转移等渠道相互连接,使城市能够共享彼此的技术创新资源,进而提升自身城市创新质量;同时,城市在“技术合作流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技术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该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对目标物体构建详细的三维模型。随着地面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硬件、软件的高速发展,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变形监测、智慧城市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地形测绘以及灾害评估等领域。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对三维模型的需求量不断在增加,基于地面三维激光点云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已经成为点云数据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而曲面
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是各类开发建设保护活动的保障,在坚持生态文明、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下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也是国家土地发展的战略指南。合理的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是在国土空间上先行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来有效的揭示资源环境禀赋的优势及短板。如何用“双评价”的结果来划定研究区域的“三区三线”,准确的定位“三类空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成为了现在有待解决的热点问题。
目前,翡翠产地溯源与掺假识别的指标零散,缺乏智能判定手段,对产地相关精细特征的采集与选择存在瓶颈,产地识别准确度不高,亟需建立一种基于谱学特征的翡翠辨识技术。因此为实现海关对缅甸翡翠快速精准的产地溯源,本论文对缅甸主要产地翡翠进行系统的宝石矿物学对比研究,建立一种智能化识别模型对翡翠产地进行高效快速、简便、无损鉴别。本文选取缅甸达木坎、隆肯、帕敢三个典型场口翡翠原石24个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
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步骤,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风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存续乡村独特风貌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安德镇和金堂县清江镇乡村绿地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0个村落的四种绿地类型,调研其植物配置组成结构,生长状况、群落搭配模式,运用植物群落学和TWINSPAN二元指示种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1)通过查阅相关课题文献,提炼出乡村植物景观的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区域产业变革和重大工程项目迫切需要大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对地方高水平大学而言,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取决于目标设计质量,长期以来,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脱节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培养目标难以适应职业需求是当中的主要症结之一。鉴于现有工程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教育领域的研究较多关注人才培养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其健康稳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支撑作用,同时众包物流平台对共享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因此对众包物流平台的质量发展进行整体评价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然而,对众包物流平台的整体评价研究现阶段相对缺乏,关于物流平台质量评估的很多具体的、基础性的问题也都少见于国内外文献,诸如物流平台商业模式、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型方法等。因此,运用平台经济思路从评价理论探索与实证
随着全球数据量的增加,传统存储系统(比如:Flash memory,FLASH)因其物理结构的限制而逐渐满足不了大数据时代对数据存储的快速、高密度、低功耗的要求。相变随机存储器(Phase-change random access memory,PCRAM)因为有着结构简单、速度快、功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被人认为是新时代存储器领域最具潜力的候选者。PCRAM的核心是以硫系化合物为基的相变材料(P
近几年初中生暴力事件与心理事件频发引人深思,重视初中生群体非认知能力发展已迫在眉睫。古语云:昔孟母,择邻处。社区环境作为初中生个体近端成长环境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应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因地制宜建设未成年人活动场所。2020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