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胸科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521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地佐辛注射液超前镇痛在胸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且为其在其它手术镇痛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60名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包括肺癌根治术、食道癌根治术等。ASAⅡ-Ⅲ级,年龄35-65岁,男42例,女18例,随机分为A(试验组)、B(对照组)两组, A组于麻醉诱导前10min及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注地佐辛注射液0.1mg/kg,B组于手术开始后及手术结束后10min分别静注地佐辛注射液0.1mg/kg,两组患者术中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监测、有创动脉压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呼末CO2分压监测。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0.02 mg/kg,芬太尼5ug/kg,丙泊酚2 mg/kg,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置入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维持均采用靶控泵注丙泊酚2.0-4.0 ug/ml,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5-1 ug/(kg.min),术中根据情况间断给予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应用肌松药,并给与昂丹司琼8 mg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于缝皮前停止丙泊酚泵注、手术结束后停止瑞芬太尼的泵注,并给予阿托品1 mg、新斯的明2 mg静脉注射拮抗肌松药的残余作用,待患者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至呼吸频率>10次/分,潮气量>6ml/kg,并且呼气末CO2分压<50 mmHg,自主呼吸空气至脉搏血氧饱和度>90%后可拔除双腔支气管插管,并安装镇痛泵,术后镇痛配制方法:地佐辛0.3 mg/kg+舒芬太尼1 ug/kg+昂丹司琼8 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镇痛泵的泵速调至2 ml/h,PCIA为0.5 ml,锁定时间为15min。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入室时(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小时(T4)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并记录拔管后1小时(T4)、6小时(T5)、拔管后12小时(T6)、拔管后24小时(T7)、拔管后48小时(T8)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并记录患者PCA的按压次数,有无恶心、呕吐、头晕、尿储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试验相关数据由麻醉护士记录(其不了解术中用药情况),并且由其在术前一天访视病人,并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镇静程度评分、镇痛泵的使用方法进行宣教,以便于进行准确的数据评估。   结果:对照组在T3及T4HR及MAP出现显著增高(P<0.05),而试验组只在T3出现轻度增高,试验组在T4、T5的VAS低于对照组、B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两者的差异消失。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结论:地佐辛是镇痛作用强、作用时间长且副作用小的镇痛药,在麻醉诱导前10min及手术结束前30min分别静注地佐辛注射液0.1 mg/kg可有效缓解开胸术后早期的术后疼痛,稳定胸科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并能延长胸科手术患者按压PCIA要求镇痛的时间,但对后期的镇痛无影响作用。  
其他文献
继招远金矿于1970年在国内黄金矿山首次使用三层浓密机作为逆流洗涤的主要设备之后,已有金厂峪、五龙、罗山、乳山、金翅岭、北截、赤卫沟等绝大多数中小型氰化厂采用了这种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钙化(senilecalcific valvular heart disease,SCVHD)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1.研究对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