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uytrewq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在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与绩效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应用资源基础论对国际合资企业的形成、建立目标,母公司控制的必要性、目标和维度,以及国际合资企业绩效决定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 第二,从中外双方母公司的视角,以母公司控制的活动选择和大小选择两个维度,以及母公司目标实现绩效和满意度绩效提出了中外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和绩效关系的研究模型。 第三,从价值创造的视角,提出了互补性假设,即合资企业中母公司资源互补与绩效正相关的假设。 第四,依据母公司控制各维度对母公司企业特有优势向合资企业转移及母公司企业特有优势在合资企业中价值实现的作用,对研究模型相应的研究关系提出乐研究假设。 第五,根据研究假设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数据,最后以75家生产制造类中外合资企业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述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和分析。
其他文献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最大化,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采取多种手段人为影响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盈余的行为。由于盈余管理是通过弹性地运用会计准则来操纵会计数据,其本身并未公然违反会计准则,因此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现象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会计准则建设的广泛关注。而以往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较多地集中于盈余管理的概念、动机、方法等方面,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可用的有价值的研究
本文指出了G银行在绩效管理体系方面存在的缺陷,分析了绩效规划,绩效沟通,绩效目标制定相关绩效管理方面的问题.业绩评价应成为银行业绩评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银行工
竞争已经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如果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就可以在市场中占取有利地位。自1980年波特提出基本竞争战略之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不断研究。由于所选的行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改革开放的成果逐步显现,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全国各地竞相建设各类大型的功能性和地标性建筑。在此背景下,FASTFLOW于200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其是一家从事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专业公司。在建筑行业实现飞跃式增长的同时,FASTFLOW的销售业绩亦逐年攀升,取得了连续7年多的高速增长,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以上,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