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证据规则的立法完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oucun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虽然确立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但却只有一个条文的原则且相当模糊的规定,对保障其实施的操作性较强的程序规则则没有规定。这其中也包括了证据规则的欠缺。从宏观上来看,证据规则具有制约、引导诉讼程序推进的功能,也具有保障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的功能。因此,适当的证据规则也成为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是由于法官、当事人在民事公益诉讼中容易对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以及证明责任的负担等产生认识上的偏差,甚至因此而引发错判,所以我们有必要设置一套与民事公益诉讼相适应的证据规则对法官判断、确认证据的自由裁量权进行限制,对诉讼参加人提供证据、使用证据的权利加以保障,进而保障社会公益。从微观上来看,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要求特殊的证据规则为其“保驾护航”。通过分析不同种类且新型的公益诉讼案件表明,证据规则的多元功能变得日益重要。随着弱势群体的利益不断遭受侵害已导致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需要通过公益诉讼进行特殊保护,其中亦离不开证据规则的特殊保护,而我国现行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据规则本身就存在立法不足,难以充分实现此类功能,因此,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证据规则的立法迫在眉睫。如何从立法上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据规则?在目标上,要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证据规则的立法,前提是要明确完善这种特殊诉讼类型的改革目标。基此,应当将准法定证明作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证据规则改革的方向。在方法上,要充分吸收和借鉴两大法系关于处理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证据规则,如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关于证据的关联性、专家证据制度等都是很好的借鉴。在内容上,要充分把握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特殊性,并且为其“量身订做”一套操作性强的证据规则:需要提高专家证据制度在我国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定位;特殊的证明责任倒置规则、特殊的证据收集与证据保全制度并且对原告证明标准的有限降低等都是完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证据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文献
在海南省旅游产业优势转化的现状和障碍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政府执行力的角度对海南省旅游业优势转化思路重新定位,并对海南省旅游产业优势转化机制在组织、体制、职能等三个
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重要研究领域,源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其采集和上传十分重要。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网关节点便起到此作用,其数据传输的任务是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核心
手工活动作为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以及探知未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能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并为他们后续的艺术学习奠定基础
目的失眠作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中西医治疗失眠均着眼于镇静催眠,然而西医存在明显副作用并且长期疗效证据不足,中医方药众多并且疗效证据不足
本文浅述了鱼类体色形成机制、鱼类着色剂类胡萝卜素及其在黄颡鱼配合饲料的应用、影响鱼类着色的因素等研究进展,以期对黄颡鱼配合饲料的研发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正>信息技术是二十一世纪三大技术支柱之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当今的社会生产、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它正以强劲的力量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方
当前社会,企业的稳定是决定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要创建和谐的社会,企业的和谐必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员工正遭遇各类问题,由于问题没有得到及时
赵季平,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中国“最富盛名”的电影音乐大师。他所创作的影视音乐作品多次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奖,其作品受到全球乐迷的青睐。可以说,提起赵季平的名字,就能将其与
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企业集团无论是从管理水平还是公司体制机制方面都在不断的走向完善,金融改革步伐逐渐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企业集团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