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设计规划是建设项目的基础和重要前提。科学化、合理化的布置施工现场平面,既可以减少安全风险,确保工期,又能够降低施工成本。目前,建筑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方案的设计由于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常常停留在表面形式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传统的建筑施工平面布置设计大都是二维的、依托施工人员经验的、静态的布置,然而施工现场却是随着建设项目的各个施工阶段对人力、材料、机械设备等资源的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传统的建筑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显然不能满足当下建筑项目施工的需求。伴随新型技术的研发,BIM技术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对施工场地状况实现全局掌控,场地潜在的风险因素也可以通过此类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确保工程建设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通过BIM技术能够在实现解决建筑施工现场平面问题标准化的前提下,使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能够及时的为各个管控层级提供决策辅助支持,同时对安全管理过程进行预警和响应。除此之外,安全成本是项目安全管理中一项重要内容,其中物流成本占安全成本中相当大的比例。相对于追求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的精益生产的工业而言,建筑业是较为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在建筑业,对于施工过程中物流设施布置问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影响仍然缺乏相关的研究,更较少从物流设施规划的角度优化和避免不必要的物流成本浪费问题。系统化布置设计(SLP)和物料搬运系统分析(SHA)一般情况下在物流设施规划中进行应用,它可以通过科学的设施布置规划以及良好的物料搬运方式减少物流费用。对于系统化布置设计方法来说,其主要是将收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作为基础,进而对有关表格和图形进行标准化的绘制,实现相关的运算和约束,并得到多个初始可行性方案;物料搬运系统分析能够结合系统化布置设计,优化物料搬运方法,形成更加经济和适用的物料搬运方案,然后,在对限制因素和有关修正因素展开对比研究的条件下,获取最为理想的布置设计方案。当前来说,建筑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过程很少分析物流的便利性,也难以实施系统性的设施规划,进而导致诸多物流资源严重浪费,将物流设施规划设计中的SLP方法和SHA进行衔接,并将其在平面布置中进行具体应用,如此就能够显著降低物流成本。本文提出了建筑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安全管理优化体系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借助制造业布局设计研究的物流分析的方法,求得设施之间的物流量,再鉴于物流搬运系统分析方法的理论,根据平面布置属性来评价布置方案。同时,为了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结合因素加权法来对平面布置进行改善。本研究将针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中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优化,对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实现控制实施,如此就显著优化施工的安全性。为了达成该目标,可以将安全和成本充当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同时把多目标函数设定为安全成本和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实例证明,与传统的建筑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相比较而言,SLP和SHA方法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中的应用与推广能够节约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成本,同时有利于保障施工现场安全水平。此外,BIM技术的可视性、模拟性等特点对工程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与常规的安全管理方式进行对比,BIM技术能够更好的发现现场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实时整改和调整,以保证建筑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