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掺杂半导体ZnTe的磁性和电子结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2228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全势线性缀加平面波(FPLAPW)方法,对ZnTe基稀磁半导体的磁性质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第一性原理的研究。   对于掺杂浓度为12.5[%]的n(Mn,V)Te,我们首先进行能量计算,确定了Zn(Mn)Te的反铁磁(AFM)态是体系的基态,而铁磁(AFM)态是亚稳态,这和Kulatov et al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然而对于Zn(V)Te,铁磁(FM)态是体系的基态,而反铁磁(FM)态是亚稳态,这和实验结果一致。通过对磁矩的计算发现,FM态中每个Mn(V)Zn7Te8的总自旋磁矩为5.000μB(2.945μB),Mn(V)磁矩为4.311μB(2.518μB),因此自旋磁矩都主要来源于过渡金属Mn(V),同时Mn(V)的3d轨道和Te的5p轨道之间的杂化作用也导致有少量磁矩产生。最后我们通过态密度分析发现它们都具有半导体特性。   对于掺杂浓度为25[%]的Zn(Cr)Te,通过对能量、自旋磁矩和态密度的分析,得出此物质的基态是铁磁态,这与实验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CrZn3Te4总的自旋磁矩为4.000μB,自旋磁矩主要来源于Cr的3d轨道,Cr的3d轨道和Te的5p轨道之间也存在着强烈的杂化作用,从而导致有少量磁矩产生,并且由整数倍磁矩和态密度可以看出它具有半金属特性。   稀磁半导体和半金属铁磁体是非常重要的自旋电子学材料,具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它们的研究对自旋电子学及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当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减小至180nm或更小时,互连寄生的电阻,电容引起的延迟,串扰和能耗已成为发展高速、高密度、低功耗和多功能集成电路需解决的瓶颈问题。采用低介电常数(low-k)介质薄膜作金属线间和层间介质以代替传统SiO_2介质(k≈4)是降低互连延迟、串扰和能耗的有效方法。非晶氮化碳薄膜(CN_x)是一种很有前景的low-k材料,在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等方面完全满足集成电路工艺的要求。本文选
在量子光学领域中,光场量子特性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克尔非线性黑体中辐射场的统计属性,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全文共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
本论文研究硅基超导氮化钛铌(NbTiN)薄膜的制备技术。针对NbTiN与硅基片晶格失配度较高导致超导性能的下降的难题,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研究采用在单晶硅片上低温条件下快速
量子纠缠是量子物理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学中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是实现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的基石,并且能够验证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近几年的理论以及实验
相图是材料科学研究的基础,广泛用于冶金、陶瓷、矿物、化工、晶体生长的等领域,在材料制备、热处理工艺、新材料的开发等方面,相图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索研究了Gd-Sn-Te
如何在不影响地表建筑物的前提下,对条带开采留设煤柱进行再次开采,提高煤炭资源的采出率是煤矿开采面临的技术难题。本文利用UDEC数值模拟软件,对采用在条带开采留设煤柱内
本文论述了Pr-Co-Sn三元系合金相图500℃等温截面的相关系,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差热分析技术、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等技术手段,测定了Pr-Co-Sn三元合金相图500℃等温截面相图
重离子碰撞物理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探索高温高密极端条件下核物质的性质,获取核物质的状态方程。高能重离子碰撞中核物质集体流是大量粒子的集体运动,对碰撞早期阶段形成的压
如果让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并贯彻民主集中的原则,不让碌碌无为的人做官,则党风政风,可以焕然一新矣。 If we allow the majority to elect the majority of people and i
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是研究相对论核—核碰撞中产生的极端高温度、高密度核物质特性的一门学科,是当前核物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通过对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学的研究可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