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Sn-Te体系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合成、相关系与Gd-Ti-Fe体系相关系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l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图是材料科学研究的基础,广泛用于冶金、陶瓷、矿物、化工、晶体生长的等领域,在材料制备、热处理工艺、新材料的开发等方面,相图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探索研究了Gd-Sn-Te体系稀磁半导体材料的合成工艺,以及其相结构关系;另外还研究了Gd-Ti-Fe体系在500℃截面的相平衡关系。   1.综合利用高频炉熔化和粉末冶金的方法成功制备了适合于相结构研究的Gd-Sn-Te体系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分析了其相结构,并研究了室温情况下富Te端(Te≥50at.%)的相结构关系。在该区域有4个三相区(Te+SnTe+GdTe3, GdTe3+SnTe+GdTe2, Gd2T3+SnTe+GdTe2和Gd2Te3+SnTe+GdTe),9个两相区,6个单相区,测定了Gd在SnTe化合物中的固溶度达到11%。并且Sn1-xGdxTe(x=0-0.10)的晶格参数随Gd的参入量增大而减小。   2.综合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分析等方法测定了Gd-Ti-Fe体系在500℃的相结构关系。该体系中的6个二元化合物(GdFe2,GdFe3,Ge6Fe23,Gd2Fe17,TiFe和TiFe2)和3个三元化合物(GdFeqTi12,GdFe11Ti和Gd(Fe1-xTix)9)被证实存在,具有CaCu5型结构P21/c空间群的高温相Gd3(Fex-xTix)29在该温度下不存在。该等温截面由12个单相区、24个两相区、13个三相区组成。实验中发现Ti在化合物GdFe11Ti和Gd2Fe17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固溶,其值分别为2%和2.3%。三元化合物Gd(Fe1-xTix)9中x的变化范围为0.0256到0.0444。
其他文献
地州党校办公室是地州党校党委的一个综合办事机构,是党委、政府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各方、沟通内外的桥梁和枢纽,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地州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生物与物理交叉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其中用物理的方法对生物分子进行探测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在第一性原理的基础上,运用密度泛函理论体系下的广义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信息处理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物理极限,为人们提供更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量子信息学应运而生。量子信息学是以描述微观世界本质规律
光子集成线路具有速度高、功耗低的优点,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代超大规模集成线路的主流。无论是传统光波导还是光子晶体器件,由于受到光的衍射极限的限制,单个元件始终局限在光波长
通过设计亚波长的人工微结构,实现具有奇异特性的人工材料,如负折射材料,零折射材料,梯度材料等,在最近十几年,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其中,零折射率材料、超表面以及双各向异性材
本论文利用由陈氏晶格反演方法获得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对稀土金属间化合物以及锕系金属间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相稳定性、择优代位以及热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是:(1)模
当集成电路的特征尺寸减小至180nm或更小时,互连寄生的电阻,电容引起的延迟,串扰和能耗已成为发展高速、高密度、低功耗和多功能集成电路需解决的瓶颈问题。采用低介电常数(low-k)介质薄膜作金属线间和层间介质以代替传统SiO_2介质(k≈4)是降低互连延迟、串扰和能耗的有效方法。非晶氮化碳薄膜(CN_x)是一种很有前景的low-k材料,在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等方面完全满足集成电路工艺的要求。本文选
在量子光学领域中,光场量子特性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克尔非线性黑体中辐射场的统计属性,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全文共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
本论文研究硅基超导氮化钛铌(NbTiN)薄膜的制备技术。针对NbTiN与硅基片晶格失配度较高导致超导性能的下降的难题,主要开展两方面的工作:一、研究采用在单晶硅片上低温条件下快速
量子纠缠是量子物理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学中最重要的基本资源,是实现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的基石,并且能够验证量子力学的基本问题。近几年的理论以及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