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框架梁刚度对结构整体受力性能影响的研究和分析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lhc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混凝土组合梁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由组合梁和钢柱组成的框架本文称之为组合框架。组合框架受力时组合梁刚度是变化的,刚度突变分界点的确定对于准确反映组合框架受力性能有重要的意义。而国内外的规范取刚度突变区长度为跨长的15%.这一结论并无令人信服的解释。因此,有必要就如何准确确定组合框架梁的刚度突变点的问题开展相关的研究。本文对组合框架梁的负弯矩区距离作了如下的研究和分析: 对组合框架梁负弯矩区距离进行理论分析。基于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正负弯矩区刚度比μ与截面特性关系,进而推导了负弯矩区距离比x关于μ的计算公式。为简化计算,将二者的关系拟合成比较简单的公式,以便于后续工作的分析。 利用VisualFortran语言编制了组合梁刚度突变点分析程序。该程序通过反复的迭代计算,不断调整梁刚度的分界点,较准确地分析荷载作用下组合框架梁刚度突变点的位置。并利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了程序的界面。 运用已编制的程序来计算框架在均布荷载、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组合梁的负弯矩区距离比x值。在这两种荷载情况下分别分析比较了电算值和公式值之间的差距,验证了电算值的合理性;在不同荷载作用下,分析了正负弯矩区刚度比μ、梁柱线刚度比i对负弯矩区距离比x的影响,细致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小;利用数学分析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给出x的统计值约为0.19。 将x=0(不考虑负弯矩区长度)、0.15(规范取值)、0.19(本文取值)分别带入有限元软件SAP2000里进行框架内力分析,并进行结果分析对比。其中有限元软件计算模型有四种,分别是一层一跨,一层两跨,两层一跨,两层两跨,荷载为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两种。根据大量的分析结果,分别作不同x取值、不同荷载形式、不用层数和跨数之间的结果对比,总结出5条结论:①负弯矩区长度的增加对降低柱顶、柱底处弯矩和剪力,降低边柱和中柱的柱顶水平位移,增加刚度突变点的竖向位移有一定影响;②荷载均匀分布对降低柱顶、柱底处弯矩和剪力以及降低边柱和中柱的柱顶水平位移有一定影响;③同样荷载、同样负弯矩区距离,层数越少,柱顶的弯矩、剪力、水平位移越小;④跨数的增加,可使组合框架的柱项、柱底的弯矩和剪力减小,初定反弯点处的弯矩和剪力以及梁跨中弯矩略大,左右柱项水平位移略大。⑤跨数的增多,可以降低负弯矩区距离比的取值,楼层愈低,负弯矩区距离比的取值可以相对愈大。 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较准确的确定组合框架梁刚度突变点的位置,从而有利于组合框架的内力分析,这对组合框架梁的设计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论文在总结国内外有关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通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建立一系列结构模型,重点对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上、下结构侧
学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建立起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不仅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明显的促进
学位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能源。世界各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同时,能源紧缺问题日益突显。因此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
学位
随着抗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耗能减震器应用于工程中。本文分析了三种不同类型耗能减震器-pall摩擦耗能减震器、粘滞耗能减震器和拟粘滞摩擦耗能减震器的耗能特性及减震性
地下结构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灾害防治也得到了相当重视,1995年以来的地下结构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使人们看到了地下结构抗震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因素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发展迅猛。而桩基础往往又是高层建筑地基处理的首选方式,因而桩-土相互作用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桩-土相互作用的研究中,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