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强磁场装置控制系统设计及可靠性分析与评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ue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冲强磁场作为一种揭示物质未知现象和效应的极端实验环境,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中。脉冲强磁场的产生是一项挑战极限的强电磁工程技术,复杂性高、技术难度大。为了满足前沿科学研究的发展需求,磁场波形与磁体结构形式正在日趋多样化,磁场参数向更高磁场强度、更长持续时间、更稳磁场波形以及更高重复频率等方向发展,亟需建设高水平的脉冲强磁场装置。而控制系统作为脉冲强磁场装置核心组成部件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实验效率。为此,本文围绕脉冲强磁场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关键技术以及运行可靠性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针对目前国际上强磁场装置功能单一、扩展性差的现状,本文提出了基于控制组件资源组态、协同运行的装置设计思想,建立了磁场系统通用物理模型,实现了不同形式磁场系统的模型复现。将电源、磁体、时序控制系统等磁场系统主要要素,通过数据抽象和封装,定义为控制组件数据对象,基于控制组件建立了磁场系统数据模型。提出了主电路拓扑构造、控制策略设计以及资源动态配置的磁场系统构建和运行流程。基于该方法设计的脉冲强磁场装置,能够适应灵活多变的磁场需求,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同一磁体产生半正弦脉冲、平顶脉冲、重复脉冲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磁场波形,实验效率是国际同类装置的2倍。磁场系统运行时序是控制策略的集中体现,包括不同资源模块的执行顺序、相互调用关系以及时序控制逻辑,也是磁场系统协同运行的关键。本文通过将磁场系统的运行过程分解为一系列顺序执行的时序动作,建立了磁场系统的运行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时序动作之间存在的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了基于结构矩阵解耦规划的时序系统设计新思路,基于图论工具求解时序动作关系矩阵耦合集,应用解耦规划方法设计磁场系统运行时序。此外,针对高分辨率时序信号产生这一关键技术,提出了采用三级延时链和动态补偿的技术方案,将时序控制的分辨率提高到了纳秒量级。在脉冲强磁场装置的状态监测方面,提出了基于锁相放大原理的脉冲磁体电阻电感监测方法,测量精度0.1%,分辨率1 mΩ,实现了磁体阻抗微弱变化量的实时监测;研制了基于磁场分布特性的微型传感器,设计了基于物理效应的高精度磁场标定系统,解决了高参数放电条件下脉冲磁场的实时标定问题,标定精度达到0.01%;实现了脉冲大电流的实时检测,测量准确度达到1%,批量使用分散性小于±3%。基于状态监测数据和证据理论,建立了状态评估模型,并通过评估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脉冲强磁场装置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方面,本文首先使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定性分析出控制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并运用故障树分析方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实现故障概率的定量计算。在此基础上,为实现可靠性的动态评估,本文提出了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可靠性建模方法,建立了控制系统的多元状态变化分布模型,实现了系统可靠性的状态转移表达。基于该模型,开展了脉冲强磁场装置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计算与评估,结果表明,各主要控制单元的稳态可用度均在95%以上,复杂磁场控制系统可靠性指标有所降低,但仍满足使用要求。同时通过分析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为控制系统可靠性改进与提升指明了方向。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文开展了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设计了分层分布式并列协作的控制系统架构,提出了控制单元的设计模型,实现了控制的集成化和配置的灵活化。并通过多级超强、无纹波平顶脉冲以及高重复频率三类复杂磁场系统的运行实例验证了控制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脉冲强磁场装置国家验收中,控制系统被评价为“实现了多种电源、多级磁体及多个科学实验站的协同工作及精确时序控制,运行安全可靠,控制灵活,位居国际脉冲强磁场装置的领先水平”。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近现代外科手术的快速发展和手术量的增加使得术后疼痛的患者群体逐渐增多,但现今的术后疼痛管理仍然不是最理想的。全世界每年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有将近10%发展为慢性术后疼痛,这其中有部分可能是由于术后急性疼痛管理不充分所导致。目前,阿片类药物仍然是临床急性术后疼痛管理中最主要的药物,但是恶心,呕吐等副作用大大限制了患者的依从性,且有药物滥用的风险。因此临床上亟需新的镇痛方法。河豚毒素(tetrod
硅基光传感器凭借着工艺成熟、性能稳定、造价低廉等优势在探测领域被广泛使用,但是在重要的紫外光区域由于硅的吸收强度增大,加剧了光生载流子在表面的复合速率而使其探测响应不尽人意。利用稀土离子的下转换荧光效应将紫外光转化为响应度更高的可见光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根据Tb4O7掺杂浓度的不同制备了一系列Na PO3-Ba F2-Al F3-Ca F2体系氟磷酸盐玻璃(简称NBAC玻璃)。除了掺杂浓
研究背景:缺血性脑梗塞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经济负担重等特点,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生活水平,制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1]。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是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溶栓药物,但其有效治疗时间窗局限于发病4.5小时以内,而超过这一时间窗的rt PA溶栓治疗,将会明显增加出血性转化(HT)风险,加重脑卒中患者
文字是人类最早记录的信息之一,也是人类开始相互沟通交流的标志之一。自然场景文字是现代社会各种场景中不同信息的载体。因此,检测定位出自然场景文字对于人类社会活动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自然场景文本检测应用广泛,如智能工厂、车牌识别和证件识别等。基于文字信息的重要性,学界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研究。深度学习兴起后,场景文字检测领域也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来解决场景文本检测问题。然
面对化石能源的日益匮乏,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系统电能转换的核心器件,在未来大规模光伏并网的应用场景,决定着光伏发电的质量。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性能优化成为了学者们的研究重点,特别是随着新一代半导体的发展,开关器件频率大幅度提高,大功率逆变器的共模电压问题备受关注。论文以多模块并联逆变器拓扑为对象,对并网逆变系统相关技术做出研究,并对共模电压,环流等难点问题做出进一步优化
证照自动识别设备广泛应用于机场、码头、车站、酒店等场所,现有设备常用普通面阵相机实现证照成像,存在成像距离长、设备体积大等缺点。鱼眼摄像头焦距短、视角大,可有效减小成像距离,进而减小证照识别设备的体积。采用双鱼眼摄像头可进一步减小成像距离,实现证照识别设备的小型化,但存在图像畸变、图像配准和图像融合等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相关技术研究。首先,针对鱼眼摄像头成像的几何畸变问题,研究了基于棋盘格
腔光力学是将光学微腔与机械振子结合起来研究光场和机械振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近年来,得益于微纳加工工艺的巨大进步,光学微腔品质因子不断提高,模式体积越来越小,腔光力学得到快速发展,在基态冷却、基础物理、声子激光以及弱力传感等方面应用广泛。与此同时,奇异点光力学系统的性质和应用近年备受关注,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奇异点特殊的物理机制产生了手性激光、快慢光转换以及非互易光学传输等很多新奇的物理效应
原子钟是迄今为止最精确的时间基准设备,为国际原子时报数提供时间基准。根据钟跃迁频段不同,原子钟划分为微波钟和光钟两种类别。为建设高精度的时间频率标准,本课题组正在开展基于量子逻辑技术的镁-铝离子光钟研究。我们完成了离子囚禁系统、光路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搭建了铝离子光钟实验平台,并成功探测到量子逻辑跃迁信号和钟跃迁信号。在该背景下,本论文展开了光钟闭环锁定和稳定度优化的研究,主要完成工作如下所述
第一部分单中心1840例直肠癌前切除患者吻合口漏情况分析目的:比较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不同严重程度吻合口漏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附属协和医院外科行直肠癌前切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患者吻合口漏严重程度分组。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严重程度吻合口漏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结果:1840名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纳入研究,138例患者发生术后
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加速了各行业的全面低碳转型,发电行业首当其冲。碳交易机制作为推动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也愈受关注。但我国碳市场还不成熟,从发展的视角看应积极引入碳期货等创新性产品,以实现碳价格对企业减排的实质性激励。文献调研显示,在评估碳期货的引入对企业减排、行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白。作为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发电行业未来也有望成为首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