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航天交互操作的稳态视觉脑-机接口系统及其编解码技术

来源 :汤佳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678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载人航天即将进入空间站阶段,远期还会开展登月和星际探索等任务,航天员将长期处于空间环境并进行复杂作业,然而空间环境与地面的显著差异以及着航天服带来的约束,给航天员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更高性能的人-机交互系统辅助航天员安全、健康、高效工作。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能够将思维活动转换为操作指令,有潜力成为航天员的“第三只手”,实现人与机器的自然交互。近年来稳态视觉BCI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将其应用于航天交互操作还面临着空间适用性未知,以及编解码性能与航天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两方面问题。为此,本文围绕稳态视觉BCI的在轨适用性验证,交互速度提升以及信息维度拓展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针对稳态视觉BCI的空间适用性缺乏数据支撑,在轨实验条件受限的问题,本文研制了一套脑-机交互在轨实验平台,通过对软硬件设计、实验操作和流程的优化,克服了空间实验环境的制约,航天员可使用重量481g的脑电设备在30分钟内采集多种基础BCI范式数据,并在空间实验室任务中完成了三次在轨实验。本文全面分析了飞行不同阶段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teady-state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SVEP)范式的实验结果,并与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P300范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SVEP范式具有良好的在轨适用性,两名航天员正确率分别为87.5%和100%,且入轨后SSVEP特征能够比P300特征更早达到稳定状态,证明了稳态视觉BCI的交互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航天交互对稳态视觉BCI编解码性能的需求,本文后续工作从交互速度和信息维度两方面展开。在提升交互速度方面,本文构建了实用化诱发界面和脑电设备,引入在线动态停止策略提高输出灵活性,通过对编码范式和解码算法的一系列优化改善动态识别效果,实现了最高420.2 bit/min的信息传输速率,有望为未来开发面向航天交互的高速BCI系统提供技术支撑;在拓展信息维度方面,本文提出了利用多聚焦稳态视觉诱发电位(multifocal SSVEP,mfSSVEP)进行空间编解码的方法,设计了任务间相关成分分析(inter-Task-related component analysis,iTRCA)空间滤波算法,提升了各频率特征信噪比,平均识别正确率为80.9%,最高正确率达到95.3%,该编解码方法为未来解析二维视觉诱发脑电信息,解码航天员视觉图像及扩展交互指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验证了当前技术下稳态视觉BCI的在轨适用性,并面向未来交互需求建立了高速SSVEP系统优化方法,探索了二维稳态视觉BCI编解码可行性,相关成果有望为未来研制面向航天交互操作的新型BCI系统提供经验积累、技术储备和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从煤矿监测的实际情况来看,CO气体在矿井内来源复杂,现场监测到的CO气体并不是全部因为煤自燃而产生的,所以才会出现作业空间CO浓度异常超限但煤并未自燃情况。因此研究采煤作业空间多源CO气体的具体来源及其释放规律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西安、平顶山和青海的三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完善前期自制的测试系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多源CO气体分类分源测试技术,制定了一套标准的分类测试步
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长,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会对电网造成一定的影响,含光伏电源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不但可以改善这一问题,而且有利于节能减排,但光伏充电站内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和光伏电源的发电功率均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站内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会造成光伏发电的浪费并且会对配电网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实现光伏充电站内光伏发电的就地消纳、减少电动汽车无序充电负荷对的电网的影响,需要提前一天对站内的光伏发电功率进
学位
立管是海洋油气开采的必要设备,其中柔性立管因其弯曲刚度低、耐腐蚀能力强等优点,已经成为海洋油气开采最常用的立管形式之一。但柔性立管在环境载荷作用下运动响应显著,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失效破坏,因此进行合理的立管线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柔性立管的陡波构型通过在立管中部添加浮力块,并将立管末端锚固于海底形成,具有很好的顺应性和稳定性。合理的浮力块布置方案可以改善陡波型柔性立管系统的运动性能,因此本文用多目标
寇氏隐甲藻由于高产DHA而备受关注,但对其研究大多是在发酵方面,而在形貌和运动行为方面则相对较少。本文主要利用显微追踪技术,通过对寇氏隐甲藻实时观察,研究其形貌和运动行为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变化。该研究能够加深对于寇氏隐甲藻生理活动的理解,有助于开发提高DHA产量的新方法。本文对寇氏隐甲藻形貌的研究中,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分别对其分裂行为和对尼罗红染色后的细胞内的油脂进行了观察,我们发现寇氏隐甲藻形貌的
随着世界的经济交流的快速发展和清洁能源日益受到重视,国际天然气贸易和天然气运输业随之兴起。通过LNGC(LNG Carrier,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进行海上运输是天然气运输的主要方式。以往的天然气码头多采用陆上接收终端,这种形式的终端投资大、效益低,且易引发公共安全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开始尝试FSRU(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浮式天然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增长的机动车辆使得能源和环境问题日渐突显。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是以新能源为主,具备绿色环保、无污染的优势,是当前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车载充电机作为电动汽车的充电重要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能量的来源,同时快速发展的电动汽车产业也对充电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车载充电机的功率等级,减少功率管的电压应力,可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
煤与瓦斯突出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自然灾害,研究煤对甲烷的吸附特性有助于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随着矿井采深的增加,煤层中甲烷达到超临界状态。开展高阶煤对超临界甲烷的吸附特性研究,对深部煤层瓦斯的治理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对三种煤样在超临界甲烷的吸附特性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重量法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条件下,实验室测得的吸附量为过剩吸附量,过剩吸附量不能客观描述深部煤
2020年,新冠在我国大范围肆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产生了严重冲击,但面临这一困局,我国采用合理有效的疫情防控政策,促使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遵从政策要求和规范,才使得我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疫情防控。这件事反映出一项政策的实施需要多方联动共治,不仅需要各级政府联合负责,还需要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只有多主体共同发力,才能发挥政策实效。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过程中,公众的参与是政策落实的必要条件。公众对
煤炭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对回转钻机钻孔轴迹进行轴迹测量,其测量的准确性和快速性直接影响着煤矿开采效率以及生产安全。但是目前大部分井下回转钻机并不是在钻孔时随钻测量,一般都是根据经验盲钻或者终孔后二次测量,这样测量结果不准确,既浪费了资源又浪费了时间,随着技术的发展,随钻测量技术的兴起可以用来解决该问题。因此,研究煤矿井下回转钻机随钻测量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本研究以矿用普通回转钻机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