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频频发生,不仅给学生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伤害和痛苦,而且直接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给学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以及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建立和健全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和预防机制,对于有效、快捷地处理事故,把事故处理的公平公正性提高到更高层次,对于防患于未然,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在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理论研究中,学界主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小学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问题,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理论研究常常被忽略。近年来,教育界、法学界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问题或进行了一些研究,但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有关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与预防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理论还没有形成有机统一和相互衔接的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策略研究并不多见,难以有效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鉴于此,笔者参考最新的立法成果和学者的研究成果,针对典型案例,采用案例分析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运用社会学、行政学和法学的视角,力求探寻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原因、特点和发生规律,总结在事故处理和预防过程中的不足和经验。为我国高校学生体育伤害的预防与处理的法制建设和理论研究作一点微薄贡献。笔者研究认为:高校学生伤害事故是指在高校实施体育教学、训练和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因学校、学生和其他因素的过意或过失行为,造成在校大学生人身和精神损害后果的事故。因其具有被动性、无过错性、不可预知和不可避免等特性,使得在预防和处理学校体育损害事故时愈加困难。因此,笔者建议:(1)完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及其他学生伤害事故的立法。(2)建立高校学生体育伤害事故鉴定机构,科学合理的界定各方的责任。(3)充分利用调解、仲裁等手段,将解决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成本降至最小。(4)引入社会救济和保险机制,分散压力,降低风险。(5)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对学生的体育安全教育。(6)建立清晰、明确的合作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制,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