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湖南省内医院住院患者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瘀血阻络型患者的中西医联合治疗情况,总结治疗方法,从而探索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化方案,为临床。方法:以回顾病例的方式,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沙市中医院、株洲市中医院、湘雅博爱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符合纳入标准之病例48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西医常规+中医外治法(基础组)及B组.西医常规+中医外治法+针刺疗法C组.西医常规+中医外治法+口服中药汤剂D组.西医常规+中医外治法+中药针剂(综合治疗组)。观察各项治疗前后各项评分分数的变化,评价四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临床疗效。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在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临床总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齐同可比性。治疗后D组总有效率达95.83%,总体疗效D组优于对照组。四组患者经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A=0.032,PB=0.034,PC=0.033,PD=0.028<0.01);四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两两比较,(PA B=0.0001,PA C=0.0000,PA D=0.0000,PB D=0.0029,PC D=0.0080<0.01),说明D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改善最为明显。经治疗后四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A=0.0001,PB=0.0000,PC=0.0000,PD=0.0000<0.01);经过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可知,四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两比较,(PA B=0.0096,PA C=0.0037,PA D=0.0000,PB D=0.0027,PC D=0.0050<0.01),D组改善最为明显。治疗后四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A=0.0000,PB=0.0000,PC=0.0000,PD=0.0000<0.01);四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两两比较(PA B=0.0001,PA C=0.0002,PA D=0.0000,PB D=0.0009,PC D=0.0008<0.01),D组疗效最为显著。结论:四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临床总疗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上无明显差异,四组患者经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基础治疗组,其中D组西医常规+中医外治法+中药针剂组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瘀血阻络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临床总疗效、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其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