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贡“六月会”仪式的社会功能研究——以年都科乡尕沙日村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农历六月中下旬,青海热贡地区隆务河沿岸的二十多个藏族、土族村庄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集体性祭祀活动“六月会”。这种在同一区域、同一时期举办的宗教性仪式,以祭神为核心,以村庄为基本单位,其主旨在于通过祭祀本村落和地域保护神,祈求风调雨顺、民众平安、村落兴旺。“六月会”的正式仪式过程,一般包括法师入神、村民集体煨桑献供、歌舞娱神表演、献牲送神等几个环节。大多数村落除了在本村举行祭神仪式外,还会与邻近的村落举行互访合作祭祀活动。  颇显神秘的“六月会”文化与当地的整体文化背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有何逻辑关系?对于仪式中的全村共同祭祀活动和村落之间互访合祭行为应该如何理解?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参考和借鉴已有的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人类学田野研究方法,形成了初步的分析框架和研究结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通过把握热贡地区的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特点,深入观察当地村落社区的日常生活,展示热贡“六月会”孕育和生存的土壤。通过参与观察田野村庄个案的“六月会”仪式举办情况和进行多方面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六月会”仪式的起源、时间、地点、崇拜神灵、祭祀方式、参与人群和仪式过程。通过对“六月会”仪式的社区背景、整体情况和活动流程进行详细的民族志展示,笔者试图从当地人的视角呈现“六月会”文化,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本论文结合史密斯、杜尔干、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人的宗教人类学理论,对“六月会”仪式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进行了初步分析。作为全体村民参与的大规模仪式,“六月会”通过唤起村民的集体情感、强化社区认可的价值观等方式,加强了村民对于村落共同体和地域共同体的整体性认同,并对村落社区的内部结构和秩序的维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六月会”仪式也是一个社区文化展演的舞台。在仪式中,村落的集体文化、社会性别和阶层关系、地区宗教文化的特点、邻近村落的关系等都得到了体现和复制。  不仅如此,本论文还结合祭祀圈、文化区理论,提出了“六月会”祭祀圈和“六月会”文化区的概念。笔者认为要进行“六月会”文化的深入研究,必须在了解安多地区文化互动的背景和具有“六月会”文化区的整体性关怀的基础上,把“六月会”村落祭祀圈和联庄祭祀圈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从而尝试为“六月会”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总之,笔者认为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包括“六月会”民间仪式在内的村落传统文化研究。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惠城区委组织部不断夯实组工干部的理论功底,着力提高组工干部整体综合素质,努力构建学习型机关。组织部坚持每周五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济源市一个回族村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人类学调查,反思当下社会发展变迁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基于教育人类学视角,本文揭示了统一的国
文章分析了智能建筑对项目策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提出了建筑舍内智能化设计的方法。
[目的]了解济南市住院分娩产妇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情况及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济南市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背景下,艺术院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在影响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和建设“德艺双馨”艺术队伍的过程中都起到非常重要的
开国大典阅兵:“万国牌”武器大展示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都是在革命战争中缴获日本和国民党军队的,当时我军基本上没有军工企业,“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以1766年瑞典颁布《出版自由法》为开端,信息公开的浪潮已经席卷了整个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了信息公开法制化的进程。我国政府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这一理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不断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地球的平均气温持续攀升,据此预测,未来将发生剧烈的气候变化,科学家们还预测,我们共同生活的星球将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