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佑及《云中事记》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ie_ka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中事记》成书于明嘉靖末年,作者是明代颇富盛名的蒙古籍文学和军事双料大家苏佑。晚年期间,为防止奸臣严嵩进一步迫害从而留憾,由而书写的唯一一部事件回忆录。也是对其宦途转机——大同“癸巳兵变”全面追述的自辩书。此书本有2931字,印刷时出现错误,导致残缺,仅存2849字。但此书对兵变的全过程进行了全方位叙述,同时对兵变中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等作出经典评论,对部分兵变讹传也加以纠偏。加之作者系兵变亲历者,此书一出,便迅速成为研究嘉靖兵变、地方民情、明蒙问题等方面的重要史料资料,并且是颇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此书也蕴含了许多苏佑治边理念的重要思想,对于后人研究大同地方民族、嘉靖政局、军事发展、民俗文化等也提供了借鉴作用。因此,虽然有关嘉靖初年“癸巳兵变”文献记载颇多,但苏佑的《云中事记》仍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献价值,值得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对《云中事记》进行专题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成果尚属空白,而作为明代著名的蒙古大家的苏佑及其著作,也没有引起学界的更多关注和研究。本人试图在当前史料和文献的基础上,以史料为证,取史实相融的方法,从历史文献学研究角度对苏佑及其《云中事记》一书的成书背景、体例特点、版本刊刻、流传情况、内容构成、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及写作特点等相关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探讨和研究,充分体现其文献研究、大同兵变研究乃至明蒙关系研究上的地位和价值,并肯定其在研究地方史上的文献史料价值。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结合明代边疆危机以及作者苏佑的个人经历来呈现《云中事记》的成书背景和成书特点;第二部分,从《云中事记》的版本、体例特点来研究和探析此书的版本流传情况;第三部分,通过对《云中事记》的内容进行梳理总结,分析探讨大同兵变解决的真相;第四部分,通过与孙允中、尹耕、高岱等人的同类作品比较,分析出《云中事记》的文献价值和史料价值。
其他文献
引信是利用目标信息、平台信息、环境信息和网络信息,按预定策略引爆或引燃战斗部装药,并可选择攻击点,给出续航或增程发动机点火指令以及毁伤效果信息的控制系统。其中,电子时间引信因其高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高精度及低成本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火箭炮、加榴炮、单兵榴弹发射器等武器系统,作为整个武器系统最核心的部件,其作用可靠性将对整个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发挥产生重要影响。为了保证引信产品的质量,在其研制和生产过
研究背景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骨肉瘤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在标准治疗方案下非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保持在70
目的:1.评价应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复杂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2.分析支架内再狭窄事件发生的高危因素3.分析支架植入术对侧枝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连续
无网格法相比于有限元法避免了计算时的网格划分,完全使用离散点进行插值计算,是当前工程算法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连续性倒塌理论和无
[日的]肺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阻碍临床有效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导致肿瘤局部免疫抑制发生。TME是肿瘤基质细胞与肿瘤细胞
目前工业制造领域,许多大型机械设备通过焊接加工而成,比如大型船舶采用分段制造,并通过焊接组装,工作量大且环境恶劣,船体壁面焊接难度大,人工焊接效率低、成本高且存在着危险性,为此可用机器人去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化焊接。本文以一种新型的轮式移动焊接机器人为平台,对机器人在壁面横焊焊缝跟踪进行理论仿真,为实现机器人壁面焊接提供理论基础。机器人采用旋转电弧传感器进行偏差识别,机器人本体具有复合磁轮的移动机构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颈动脉重度狭窄中不同直径球囊预扩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9月我院收治的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4mm球囊预扩组和5m
葡萄产业是宁夏地区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是宁夏地区的支柱产业。但在葡萄厩肥施肥的机械化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施肥深度不足、开沟施肥不能一体、排肥量小、肥料箱容量小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宁夏地区葡萄种植模式和厩肥施肥农艺要求,研究设计出一款适用于宁夏地区的葡萄厩肥施肥机械,以提高宁夏葡萄厩肥施肥的作业效率,降低人力劳动强度,为宁夏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潜伏肌筋膜扳机点注射治疗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治疗AR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方法:共计65例纳入研究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患者,由临床经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流配电方式供电容量小、电能质量差等问题逐渐凸显,直流配电方式以其适合于分布式电源并网、电能质量好、供电容量大、线路成本低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推动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