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住混合居住模式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ilm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商住混合居住模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城市居住模式,并且具有能够激发城市活力、丰富街道生活等优点。同时,商业、商务功能和居住功能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干扰,缺乏管理和控制的商住混合易于产生矛盾。本文通过对于相关理论研究的文献调研以及对于国内城市中商住混合居住项目的实地调研,试图通过分析该模式的构成机制、和城市的关系、存在的矛盾以及在国内、外城市中的发展现状,深入解析这一具有悠久历史和持久的生命力的城市居住模式,并希望能够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找出该模式的一些规律性特点,以利于该模式的设计和推广。 本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我国当前一些城市中的商住混合的矛盾及“住禁商”政策,以此为整篇文章的切入点,引起对于商住混合问题和商住混合居住模式的关注。然后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与此有关的城市理论。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框架、方法、意义等做了介绍。 本文第二章对城市的商住混合居住问题的背景进行了更深层、更广泛的分析:首先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商住混合的利弊,然后介绍了相关的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结构方面的知识以及我国的城市住宅开发体系,在本章的最后,则回顾了欧洲和我国的商住混合居住模式的发展历史。 本文第三章主要将笔者对当前我国城市中较为典型的商住混合居住项目的调研进行了分类和总结,按照商住混合所发生的范围、混合的方式,将其归纳为户内混合、垂直混合、水平混合、街区内混合和街区间混合5种类型,前3种类型属于建筑级别的混合,后2种类型则属于城市级别的混合。 本文第四章以第三章的实例调研为基础,归纳了在城市商住混合居住模式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原则,并分析了在各类型的商住混合居住项目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最后为结论,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受常州市政府和有关管理部门以及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委托,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为中德合作“扬州—常州生态城市”项目之一的常州“北港生态住宅小区”项目起草招标
传统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它根植于农业文明,所代表的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地方特色、与人的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居住建筑形式。然而随着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越来越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运用专业绘图和模型软件,对部分建筑结构层层分解,明确其结构设计层次与建筑表现层次间的关系,并对部分混合结构建筑体系与单一结构体系效能进行比较,总结了钢木
现在进入了一个策划的年代,人们做事情越来越理性,可谓“三思而后行”(《论语》),用之于我们的建筑行业,可以说思就是策划,行就是设计实施。建筑工程也不例外,建筑也需要策划。越是
住宅是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生活资料。在国外,房地产业则通常被视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近年来,房地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同时受“房地产热”、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强劲推动,城市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而将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市)通过撤县设区行政区划调整手段
我国古代先民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对居住环境形成了朴素科学认识,在营建房屋时以被动适应不利气候因素为先导,本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充分利用周边地理气候特征,突破
伴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大量缺乏个性的现代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肌理;能源短缺、环境破坏、住房紧张等问题则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引入“批判
新农村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传统农村的公共空间形式也渐渐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同时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城市居民产生的不同,因此新
我国历史城市经历了近20年剧烈的保护与改造过程后,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整体对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的意识普遍提高,城市注重文化环境的营造,社会对文化的消费需求日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