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论教”评价观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c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学论教”是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全新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其实质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依据学生是否学得轻松、是否学得自主,是否会学,是否学会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该评价观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主要学习方式。而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满堂灌”、“填鸭”的方式进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为此,提出“‘以学论教’评价观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研究”课题。在“以学论教”的新课程课堂评价观、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学习论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中学化学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与中学生的学习现状,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和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从经验总结和理论运用上,构建了“以学论教”评价观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1)创设轻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学习。(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发学习动力源。(3)相信学生能学,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空。(4)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5)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全面建构知识意义。(6)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与有意义接受学习有机结合,有效建构知识意义。在以上理论构想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百色市田东高级中学的高一年级297、298班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教学实验研究,通过4个教学案例说明实施的情况,并给同行应用“以学论教”评价量表对实验班和对比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实施“以学论教”的教学策略的实验班,学生在化学学习成绩、化学课堂氛围、化学自主学习、化学学习方法方面优于对比班的学生,且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学生访谈进行质性评价,说明在化学教学中实施“以学论教”的教学策略有利于学生学得轻松、自主,有利于学生会学、学会。在此基础上初步得出结论:我们构建的“以学论教”评价观下的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是有效和切实可行的。依据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体验,分析讨论了本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原因,以及本研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由于研究者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有限,以及教学实验时间有限,本研究的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完善。
其他文献
生物序列的表示和比较是生物信息处理的两个基本问题,也是近年来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重点。RNA是重要的生命物质,随着最近非典、禽流感等病毒的出现,作为其主要遗传物质的RNA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顾客(Customer)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Competition)日益加剧,加上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Change),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以WCDMA、TD-SCDMA和CDMA2000为主流标准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的成熟和应用成为必然的趋势,3G相比原有的2G技术除了极高地带宽和频带利用率之
随着邮政体制改革的深化,WTO的加入,国外速递公司的全面进入,我国速递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与其他行业相比,邮政速递拥有丰富的客户数据。但是,谁能挖掘这些数据的内容和隐含在
在大型数控落地镗铣床加工过程,受到滑枕伸出或滑枕瑞部安装附件的影响,主轴箱会产生低头现象,这将严重影响机床加工精度.另外,主轴箱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会对立柱产生很大的倾
目的探究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奥拉西坦组(观察组)
针对捷联制导系统的自身特点,设计出用于估计导弹和目标在弹体坐标系中相对运动状态的卡尔曼滤波器,使滤波与制导在同一个坐标系即弹体坐标系内进行,避免了信息在弹体坐标系
针对学科交叉领域知识重叠问题,以情报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例,检索两学科主要交流期刊的互引论文,用Bibexcel对论文关键词进行处理,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重叠社群可视化软件工
20世纪初的未来主义,产生于古典传统深厚的意大利,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叛逆者”,它把传统看成是创新道路上的障碍,宣称要与传统决裂。本文首先展现他们是怎样“与传统决裂”的,其次
铁路施工企业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制约,一方面,效率和效益低下,管理措施不力,人才流失严重,事业发展缓慢;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