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且广泛的心理疾病。美国精神病学会推出的第五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规定:病人如果满足9条诊断标准中的5条(且至少包含抑郁情绪或者兴趣缺失症状中的一条),就可以被诊断患有抑郁症。基于这样的诊断标准,抑郁症患者们可以有不同的临床症状组合,即可能会出现2个抑郁症患者的患病严重程度被诊断为一样的,但是却在不同的症状上展示出“优势”。因此基于患者的具体症状这一角度来分析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自动思维(Automatic Thoughts)视作是受核心信念和中间信念影响的信念的衍生物。抑郁症患者往往会不受控制地从头脑蹦出对自己的负性评价。之前研究发现了抑郁症与自动负性思维之间的关系。比如,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发现自动思维会干扰患者对正性事件的归因方式、且能显著预测抑郁严重程度。但前人研究更多集中探讨自动负性思维水平与抑郁程度整体相关关系。鲜有研究进一步探究自动负性思维的成分与抑郁的不同症状的相互作用。抑郁程度相同的个体其症状表现可能是不同方面的,比如躯体症状、情感症状和认知症状等,并且自动思维也具有多个成分,比如个人适应不良和求变欲、消极自我概念与消极期望、低自尊、无助感。进一步来说,基于以前的研究,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症状之间存在的具体关系是未知的。哪些症状(成分)在它们关系之间起着相对重要的重用也是未知的。研究意义:1.过往研究往往使用负性自动思维以及抑郁症的测量总分来探究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行为网络结合的视角讨论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能够较精细的的角度来探讨二者内部成分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行为纵向跟踪以及脑影像数据,探讨不同症状的相互关系以及脑功能相关的表征,验证结果的稳定性。2.贝克认为临床综合征的各个组成部分是认知内容和加工中普遍存在的、系统性的负面扭曲的结果。基于这个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CBT),并且被证明是一种有效治抑郁症的方法。而作为CBT的一种CBGT(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通过认知重构来改变那些功能失调的认知结构。而认知重构的关键就是找到并且理性化自动思维(Automatic Thoughts)。因此,如果能够通过研究找到自动负性思维与抑郁症症状之间的核心成分,将会有利于加深对于临床心理疗法的理解与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基于大学生样本数据库,探究抑郁不同症状与负性自动思维在因子层面的行为网络与大脑功能的关系。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确定抑郁症状与负性自动思维之间交互关系中的关键节点。预期达到的目标:预计找到自动负性思维在网络拓扑结构的关系,并且从纵向数据以及大脑表征中得到证据支持。样本:大学生被试(1252人次,882女性,平均年龄19.5岁)。本研究中负性自动思维使用自动思维问卷(Automatic Thoughts Questionnaire,ATQ)进行测量。抑郁症症状使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进行测量。其中部分被试具有两个事件点的问卷测量(439人)或者核磁功能像数据(675人)。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搜索得知,ATQ以及BDI一共有7成分。BDI的主要症状:认知(Cognition)、情感(Affective)、躯体(Somatic)。ATQ的成分:个人适应不良和求变欲(Personal Maladjustment and Desire for Change,PMDC)、消极自我概念与消极期望(Negative Self-Concept and Negative Expectations,NSNE)、低自尊(Low Self-Esteem,LSE)、无助感(Helplessness)。研究1主要方法及结果:使用ATQ与BDI的七个症状(成分)建立网络模型进行网络分析。结果得到了消极自我概念与消极期望与认知症状在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症状的网络中起着跨症状的沟通作用。并且节点的中心度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为了检验被试网络结构是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使用跨时间(两个时间点)的被试同样地进行了网络分析。分析结果表示该网络模式具有时间尺度上的稳定性,仅在全局强度上出现了差异。研究2主要方法及结果:对具有两个时间点数据的被试进行了滞后交叉面板模型分析。变量仍然为ATQ与BDI的七个症状(成分)。测量的变量均为负性变量,因此2个时间点上的数据仅为中等程度的相关。但在交叉滞后面板模型中进一步证明了消极自我概念与消极期望与认知症状之间的跨时间(两个时间点)交叉关系,即它们的分数能够互相影响对方接下来时间点测量的得分。研究3主要方法及结论:对于具有影像数据的被试,选择膝下扣带回作为种子点建立全脑功能连接。同时以体素为单位与所有被试的症状得分进行相关,即可以得到体素与该症状的相关。此步骤在全脑进行,即建立每个症状的大脑症状功能图谱(一共7个)。结果同样地也证明了在消极自我概念与消极期望与认知症状在跨症状(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症之间)上具有更近症状大脑功能表征。即消极自我概念与消极期望与认知症状在功能影像数据上也是具有跨症状上更加亲近的关系。综上,消极自我概念与消极期望与认知症状在整个抑郁症与负性自动思维的相互作用中起着核心作用。该发现将有利于诸如认知行为疗法等传统心理干预疗法进一步发挥作用,并且有利于加深对于负性自动思维与抑郁症症状之间的关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