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黄河中上游地区潜在蒸散和径流影响的估算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qeed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候变化改变了降水、蒸发和径流的模式,进而改变了区域乃至全球的水循环过程。本文以黄河中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用反距离权重法将站点气象数据插值到5×5km网格上,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并分析了近50a来气候和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应用傅抱璞公式和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分析流域水文特征;并用偏微分方法在年尺度上定量分析比较了黄河源区、黄土高原区及整个中上游地区潜在蒸散和径流对气候因子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各气候因子对潜在蒸散和径流的贡献率。  结果表明:(1)1960-2009年黄河中上游地区日平均、日最高、日最低气温都显著升高(a<0.05),增温幅度从南向北递增,且日最低气温增幅大于日最高气温,气温升高主要来自最低气温的贡献。日照时数显著减少(a<0.05),下降最明显的是流域东部。风速显著下降(a<0.05),下降幅度最明显的是黄土高原区北部。相对湿度、湿润指数、径流和径流系数显著下降(a<0.05)。降水和潜在蒸散变化趋势不明显。近50a来,黄河中上游流域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湿润指数=0.5线)不断向东南推进,半干旱区面积不断扩大,气候总体呈暖干变化趋势。  (2)黄河源区、黄土高原地区及整个中上游地区天然径流量对降水的敏感性远大于对潜在蒸散的敏感性;潜在蒸散对实际水汽压最敏感,其次为风速、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对日照时数敏感性最低。近50a来,径流对潜在蒸散和降水的敏感性显著增加(a<0.05);潜在蒸散对风速、实际水气压、最高和最低气温的敏感性在黄土高原地区及整个中上游地区显著增加(a<0.05),在黄河源区变化不显著。各流域段潜在蒸散对风速、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敏感性随着海拔增加显著减少(P<0.05),对日照时数敏感性随着海拔升高显著增加(P<0.05)。  (3)傅抱璞公式的参数w在黄河源区、黄土高原区及整个黄河中上游地区分别为2.05、2.95和2.67。近50年来,降水减少对黄河源区、黄土高原区及整个黄河黄河中上游径流的贡献分别占78%、93%和91%。其余气候因子中,风速降低、气温升高及实际水汽压增加对径流量减少的贡献较大,辐射变化对天然径流变化贡献最小。本文结果有助于加深了我们对流域水文过程的认识,对黄河水资源管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适应对策研究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指纹识别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之一。在进行自动指纹识别算法研究过程中,需要建立较大规模的指纹数据库对算法进行测试和优化。传统的指纹采集建库面临一系
地球最独特之处就是生命的存在,生命最不同寻常的特点就是其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控制着生态系统功能和地球生物物理(biophysicalprocesses)过程,支撑着确保人类延续的生态系统服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认知超宽带技术由于其机会占用频谱和频谱复用的功能受到了人们及大的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基于MB-OFDM的认知超宽带
等离子体在工业及军事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等离子体的一些特殊性质,等离子天线相比传统天线具有许多优势。常见等离子天线中用以激励和维持等离子体的方式有高压
机载导航天线方向图的计算以及机载天线间互耦问题是导航天线一体化设计及电磁兼容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于飞机载体的复杂结构及邻近设备的影响使其辐射方向图发生畸变,分析天线
学位
铁氧体传输线在核电磁脉冲模拟、高功率微波、超宽带雷达、激光波克尔斯盒驱动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铁氧体传输线可以将脉冲从几十纳秒陡化到数纳秒,或者是从数纳秒陡
20世纪50年代初期酸雨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是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区。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酸雨的主要受体,研究森林对酸雨的响应及其调节机制意义重大。地表水化学
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近年来人类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不断增加,严重威胁河流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底栖动物作为一个重要的生态类群,在水
随着焦平面探测器技术的发展,空间离散欠采样、系统放大率和背景杂波等已成为限制热成像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导致基于约翰逊准则的传统性能模型无法准确预测新型红外传感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