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价值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允价值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会计信息使用者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策有用观强调会计信息要有助于决策,因此在会计信息的诸多质量特征中,更强调相关性。它着眼于未来和市场动向,试图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关于未来经济利益的信息,在选择会计计量属性时,更加偏重于公允价值计量。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和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产生了许多创新性融资工具和公司理财的新手段,社会经济出现“虚拟化”趋势,而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出现则对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提出了考验。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没有将这种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化体现在其会计处理中,这显然将企业暴露在巨大的风险之下,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是十分不利的。一种新的能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便这样开始广泛的应用了2006年2月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准则2006》及其应用指南)大量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用于很多方面,其中的一个闪光点就是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采用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计量可以及时反映市价变化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影响,为证券市场投资者提供更加相关的信息。新企业会计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了以下四大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然而,由于公允价值本身的特点,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无论是在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还是在会计准则制定者与相关监管机构之间,都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金融危机的爆发将这一争论推到了高峰。2007年的金融危机随着以美国雷曼兄弟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投资银行的倒闭,欧洲、亚洲股市普跌,数十家商业银行出现挤兑狂潮,金融危机变为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经济形势愈加严峻。在此次金融海啸中,直接受牵连的大多为金融企业,它们买入大量次级债等金融资产,这些买入的债券与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其资产缩水。为了维持企业正常经营和正常周转,急需大量资金来激活资产的流动性,在流动性缺失的情况下,公司财务状况危急,而在报表的披露中仍需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如此一来,本来就丧失信心的投资者便大量抛售股票和债券,使得金融资产进一步下跌,公司又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如此不断的恶性循环促使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爆发后,有人指出公允价值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然而,公允价值作为一种会计计量方法,它只是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将金融危机的严重性和不良后果原原本本的反映了出来。和金融危机一起受质疑的还有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目前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主要集中在计量方式、表内外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方式,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严重缺乏流动性,会计准则却要求各金融机构须将抵押贷款支持债券按市值计价,这就导致了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公允。由此可见,公众质疑的焦点并非是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本身,而在于产生公允价值的过程,尤其在不活跃、或者无秩序的流动性匮乏的市场上。因为在出现“流动性黑洞”的非流动市场上,金融资产被大量抛售,整个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被抛售资产的价格急剧下跌,金融资产价格严重背离其内在价值。那么,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备受质疑的今天,公允价值是否丧失了其应有的重要特性——价值相关性?关于公允价值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国外学者基于成熟资本市场中数据开展的实证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其结论并不统一,甚至相互冲突,国内的研究结论也是同样的情况,并且我国主要以规范研究为主。对公允价值计量方式是否具有价值相关性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理论上的支持,也需要借助实证研究来提供证据。本文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论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研究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框架等。其中文献综述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有关公允价值相关性的文献进行综述。国外关于公允价值相关性的文章很多,其中实证研究的文章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的强弱以及是否存在相关性尚无统一认识。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主要研究了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公允价值的实现途径、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和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的挑战三方面内容。公允价值的实现途径是公允价值计量的一大难题,本文分析了现行公允价值获取的方法。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相关利得或损失的处理应用,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公允价值在金融资产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同时,本文深入分析了金融危机的成因,以及公允价值的应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金融危机下公允价值显现出的缺陷。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样本的选择,并提出了假设,即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下,金融资产会计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在模型构建上,采用了研究公允价值相关性常用的价格模型,该模型是修正的Ohlson模型,是以股价为因变量,以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为自变量。第四部分是对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包括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模型的拟合优度、F检验值以及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从SPSS统计软件的分析结果,因变量(股价)和自变量(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每股利润总额、每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剔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的每股净资产)全体之间存在线形相关,回归方程显著。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局限和展望。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的挑战下受到了质疑,那么公允价值本身是不是出现了问题,与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紧密联系的相关性是否也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受此次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金融行业,其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是否仍具有相关性。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对金融行业的金融资产在2006、2007、2008年的相关性展开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为0.695,也就是说被解释变量股价的总变差中有69.5%可以由所选的解释变量解释。模型的F统计量为29.485,Sig.值为0.000,表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线性关系显著。(2)从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X1(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X2(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每股利润总额)、X3(每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X4(剔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的每股净资产)分别在1%、1%、1%、5%下显著,表明这四个变量与股价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与模型的含义一致。其中,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每股利润总额、每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剔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后的每股净资产这四个变量回归分析的系数分别为20.357、12.671、2.726、2.338,每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系数最大,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股票价格之间的价值相关性更显著。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模型小鼠,并以加味启宫丸治疗,观察加味启宫丸对肥胖型PCOS模型小鼠体质量、血清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以及卵巢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56只SPF级23日龄雌性小鼠,
<正>在互联网保险发展初期阶段,互联网更多的是在销售环节发挥作用,互联网被定义为一种销售渠道。而在互联网保险发展的高级阶段,则可定义为依托于互联网、IT技术建设一个全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和护理的对策。方法选取我院60例进行过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回顾性调查这60例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并分析ICU患者感染的
<正>近年来,邻水县以"加强组织建设、发挥核心作用、激发党员动力、促进企业发展"为主线,采取"三个三"模式,从完善领导体制入手,健全组织体系,创新工作方法,构建长效机制,有
名词「様子」的基本语义为"视觉观察到的事件状况",而句末名词句的「様子だ」具有说话者"对视觉观察到的事件状况的描述"和说话者"不确定性判断"的主观态度这两方面特征,其中
在科技迅速发展、国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各国均致力于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分析教材的优缺点对
采用烧结实验方法研究了电解铁镍合金粉末的烧结性能,发现氧含量高的电解铁镍合金粉末烧结性能好,烧结体性能优异。本研究为制造金刚石工具提供了合金粉末制造及其质量控制的
为了深入分析出行者的汽车共享选择行为,首先以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将对汽车共享选择行为具有影响的心理因素整合到传统的离散选择模型之中,形成混合选择模型.
与传统铸造技术相比较,消失模铸造技术具有独特优势,被国内外铸造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铸造技术”、“铸造工业的绿色革命”。消失模铸造工艺生产工程车箱壳体类铸件已在国内
工伤保险条例的实施,对保障遭受工伤及职业病伤害的职工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工伤认定程序较以往更为规范,但是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使得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