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南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人丈背景与历史文化赋予了苏南乡村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乡村景观意象。然而,随着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的加快,该地区原有的和谐乡村美景正逐渐消失。因此,如何传承传统乡村景观意象、优化现代乡村景观已变得刻不容缓,但这方面的研究却极为贫乏,故以此作为本硕士论文的选题内容。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城乡统筹发展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及乡村景观规划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选取苏南地区江阴、常熟、昆山和吴江等市的部分乡镇典型案例,对苏南传统乡村景观的意象构成、乡村景观建设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与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阐述了现代乡村景观的新含义: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生物、非生物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切所能被人们接受的、具有乡村田园特色的景观综合体,它具有生态、经济、美学和文化价值。它包括乡村聚落、田园景观、自然要素、乡村文化活动和乡村生活场景等。 2、提出了苏南传统乡村景观意象的构成要素及特点: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田园景观、吴文化景观、乡村田园生活等要素共同构成了和谐的乡村景观意象。 3、在调研苏南乡村景观建设现状及对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传统乡村景观意象为参照依据,提出了苏南乡村景观发展的理想模式意象,其构成要素特征包括:“小桥、流水、人家”的聚落形态,粉墙黛瓦的建筑色调,江南园林式的居住环境,园区式田园风光和乡村田园生活。 4、在调研、分析和评价苏南乡村社区或农民新村典型案例的基础上,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总体特征和内容要求,结合苏南城乡空间统筹的“三集中”推进形式,提出了苏南现代乡村聚落——乡村新社区建设的适宜优化模式的构成特征要素;并提出了在现代乡村景观的构建中要坚持保护传统乡村建筑和聚落环境的基本原则,走保护与更新、传承与新建相结合的科学发展之路,再塑新时期苏南乡村景观的特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