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肺癌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更是位居全球首位。其中,约85%的肺癌病人在组织病理类型上表现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由于NSCLC具有发病隐匿和高转移的特点,很多病人在确诊之初就已经发现肿瘤转移,导致病人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这也是造成NSCLC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NSCLC的致病机制,对于发现新的临床早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更是位居全球首位。其中,约85%的肺癌病人在组织病理类型上表现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由于NSCLC具有发病隐匿和高转移的特点,很多病人在确诊之初就已经发现肿瘤转移,导致病人错过最佳的手术治疗时间。这也是造成NSCLC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深入研究NSCLC的致病机制,对于发现新的临床早期诊断标记以及NSCLC的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HMCES基因定位在人类基因组3号染色体上,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包括354个氨基酸。该基因最初在小鼠胚胎干细胞中作为5-羟甲基胞嘧啶的特异性结合蛋白而被鉴定出来,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MCES是一个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蛋白。HMCES可以通过与DNA上的脱碱基(Apurinic/apyrimidinic site,AP)位点共价交联介导AP位点的损伤修复,并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目前,对HMCES基因的相关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其分子功能和结构方面,鲜有文章报道HMCES在肿瘤中的作用。本研究中,我们以NSCLC为模型来研究HMCES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机制。首先,通过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NSCLC肿瘤组织转录本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HMCES在NSCLC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提示HMCES可能参与NSCLC的发生和发展。进一步比较NSCLC临床病人的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HMCES的表达水平,我们发现HMCES在NSCLC病人的肿瘤组织中显著高表达。病理资料分析表明,HMCES在NSCLC中的表达升高与不良预后相关。为了探究HMCES在NSCLC中的具体功能,我们首先在NSCLC细胞系A549和H1299中进行了研究,发现敲低HMCES显著地抑制了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与此一致,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及尾静脉注射肺转移模型中,HMCES敲低同样可抑制NSCLC细胞在动物体内的生长和转移。这些结果提示,下调HMCES可以通过抑制NSCL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影响NSCLC的进展。通过对γH2AX的免疫荧光分析以及细胞周期检测等方法,我们发现敲低HMCES导致NSCLC细胞的DNA双链断裂增加、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增加、细胞周期发生G2/M期阻滞,从而抑制细胞增殖。转录组分析表明HMCES影响DNA损伤修复、DNA复制、细胞周期、胞外基质粘附、细胞骨架重塑、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等相关通路基因的表达水平。此外,HMCES敲低NSCLC细胞中的EMT及相关分子事件也受到抑制,从而进一步抑制NSC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综上所述,我们从细胞、动物模型、临床病人三个层面的研究中发现HMCES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降低HMCES表达或找到HMCES的小分子抑制剂可能会有效的干预NSCLC的进程。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为研发治疗NSCLC的新方法和新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靶点。
其他文献
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发展。采用硅(Si)作为沟道材料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器件是现代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基础,Si MOSFET器件性能的提升(或获得更大的工作电流)主要依赖于沟道长度的缩短。为了克服缩短沟道长度带来的短沟道效应,在摩尔定律的不断演进
共同体,是近年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至今已形成多个学术流派。其中,自由主义是当之无愧的理论霸主。作为西方现代社会的基本哲学,以罗尔斯(John Rawls)为代表的当代自由主义凸显了西方社会的三大严重困境:个人主义泛滥、道德的缺失和国家中立的危机。这些问题刺激了社群主义的三位“主将”——桑德尔、麦金太尔、泰勒——分别从哲学的、道德的和政治的三方面对自由主义展开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可以说
本文是将马克斯·韦伯和米歇尔·福柯共同置于伦理实践领域进行比较的一项尝试。它试图从伦理角度出发,考察两人思想中就现代个体的自我治理问题上所产生的交织。韦伯和福柯都是现代欧陆思想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他们分别研究过现代性下的权力机构、宗教团体和个人实践等问题。对这两人的比较可以从多种角度展开:他们对支配类型的研究,对规训技术的关注,韦伯意义上成为桎梏的理性和福柯的知识性治理,以及他们在方法论上继承
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国家与地方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与政策意见,意图助推成果转化,但实际效果难孚预期。其中,管理复杂性与政策变动频繁、资源供给不足与配置效率低下、商业逻辑与学术文化冲突等问题依然严重阻碍转化效率。表现在结果上就是转化规模与转化收益并未产生显著变化,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障碍,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部分高
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潜能,在疾病模型、药物筛选、细胞治疗及再生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体细胞可通过核移植、细胞融合、转录因子或化学小分子诱导等方式转变为多能干细胞,其中化学小分子操作方便、不会造成基因组的改变,可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细胞命运决定的机制。然而目前小分子介导的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化学重编程)效率较低且耗时久。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化学小分子筛选,发现小分子药物R4
本研究试图以社会网络分析的范式考察公共文化服务在基层的实践结构。在中国当前文化发展脉络下,文化作为合理化治理工具,表现于官方文化政策论述,同时又在官方与民间的互动过程中深入影响着个体到共同体之间不同的文化思维与应对政策的态度。然而在硬软件仍依赖政府、机构资源的情况下,更需考察公共资源分配与联结的有效性,重新描述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同位置的多元行动者及各行动者在关系中拥有的资源、技术、理性和思维。研
随着再生医学的兴起,利用组织工程支架和种子细胞修复受损组织/器官,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超临界流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技术,有条件温和、不使用有机溶剂、操作简单等优点,逐渐在组织工程支架制备领域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4种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患病人数逐年增长,糖尿病的根治变得迫在眉睫。利用组织工程的原理,将胰腺细胞负载于支架并植入体内;或是利用干细胞在体外高效地分化得到能分泌胰
金纳米粒子(AuNPs)在开发或设计新型抗菌物质以对抗多种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其他金属纳米粒子相比,AuNPs具有最理想的性质(如稳定性、无腐蚀性和杀菌活性),因此在催化、生物成像、生物传感器、医学、生物学、食品安全和材料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AuNPs已经在生物学、医学和食品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以帮助应对现有的和正在出现的致病菌的根除。与此同时,AuNPs也有助于消灭
21世纪初以来,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的持续发展,使其成为细胞基因组转录组分析的有力工具。常规大量细胞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需要上万个细胞,所测结果实际是一群细胞基因表达的平均值,并不能鉴别细胞之间基因表达的异质性。近二十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飞速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胚胎发育、癌症、免疫等研究领域。但是目前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仍然存在
TGF-β信号通路是广泛调控生物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TGF-β可以通过促进p15、p21、p57等抑癌基因的表达以及下调c-Myc等原癌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增殖,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增殖稳态。因而,在多种癌症中TGF-β信号通路被作为破坏的靶标以实现癌细胞的过度增殖。比如在白血病中,虽然白血病类型有很多,但TGF-β信号通路被普遍认为是受到抑制的。而且,多种实体瘤中TGF-β信号通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