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项目的存在已有久远的历史,相应的项目管理工作也源远流长。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生活和军事等方面对某些工程产生了需要,且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又能满足该需要,因此就出现了工程项目。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项目管理已从原始的土木建筑局域逐渐扩展到建筑、公路、铁路、水利以及水力发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几十年更是广泛应用于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催生了国际化项目的产生。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工程规模大、技术新颖、参加单位广泛,且项目数量越来越多,社会对项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项目管理越来越复杂;项目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也充实和扩展了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领域,丰富了管理学的内涵;项目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十分复杂的管理工作,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项目管理必须标准化、规范化,才能逐渐摆脱经验型的管理状况;在当今世界,国际合作项目越来越多,项目要素的国际化带来项目管理的困难,这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和经济制度背景的人们,由于风俗习惯、法律背景和工程管理模式等的差异,在项目中难以协调,这就要求按国际惯例进行项目管理。由此推动项目管理成为集科学性、综合性、系统性以及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复合型管理学科。全国水能理论蕴藏量6.94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5.42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位。截止2009年底,全国水能装机1.96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规模8.7亿千瓦的22.5%,相当于每年可替代2.88亿吨标煤燃烧。我国水能资源利用率目前仅为28.4%,远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中国水力发电行业自上世纪初,在水利建设的同时即开始利用水能进行发电。上世纪90年代,云南鲁布革水电站首次采用国际通用的菲迪克合同条款,引进欧洲、亚洲等国外的施工承包商,把国外较为先进的项目施工管理与中国的水电建设结合起来,这也是水电建设首次与国际接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电力的需求相当巨大。近年来,随着水电开发的潮涌,一批国家级的超大型的水电站相继开发建设和投产。如装机2240万KW的世界最大水电站——三峡水电站(1994~2009),装机640万KW的向家坝水电站(2006~2015),装机1386万KW的溪洛渡水电站(2005~2015),装机1600万KW的白鹤滩水电站(2010~2022),总装机840万KW的锦屏—二级水电站(2005~2015)。水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在20世纪初已经得到大力发展,数量众多的大型、特大型水电站开工建设,其中施工阶段所面临的可变因素越来越多、劳动力市场的波动越来越大,这些都给项目施工造成困扰。作者以所经历的陕西安康水电站、湖北三峡水电站、青海拉西瓦水电站以及四川锦屏水电站的施工过程,研究水力发电工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所以,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了项目管理的发展、特点、社会作用以及项目系统的基础上,以水力发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目标管理为研究对象,探索管理实质即思想管理与技术管理的规范化的结合,寻求在现实条件下项目施工管理的效能的提高。编撰过程主要应用了系统论、辩证法、唯物论、矛盾论、方法论以及普遍联系观点等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内容围绕施工阶段九大目标的模型建立进行阐述。主要研究成果是:1、根据中华文明5000年的思想形成,理清这些思想在现实管理中的借鉴指导作用。研究包含了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既结合了其思想精髓又考虑现实状况,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思想形成与现实行为的关联。儒家为中华五千年的智慧结晶。现代管理仍需一以贯之,即以儒家为核心,辅以墨道法家。儒家的原则性辅以灵活性、儒家的普遍性辅以实践的特殊性;儒家的长远眼光辅以现实需求,以免沦为好高骛远;坚持儒家的“自信而谦虚”,以免法家的过于自信而蔑视世人、以免道家的太过自谦而忘了社会责任。2、运用毛泽东思想确立项目管理的方法论。(1)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2)领导骨干和联系群众相结合。管理,归根结底是对思想的管理。当了解了思想的形成以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接着就必须具体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再好的思想理论如果不能得到落实,那么都将只是空谈。掌握正确之方法加以落实是非常关键的,反之则可能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3、综合项目理论与个人实践,整理出监理企业及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实务。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剖析了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改进的方法。资源管理和范围管理是人、财、物的有机整合利用与岗位职责的划分与责任追究,属项目管理的前提条件;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和费用管理是项目实体实现功能的主要控制手段,属核心条件;沟通管理和风险管理是正确认知和超前避险的重要手段,属必要条件;采购管理是项目实体实现物理转换的基础,属基础条件。4、运用矛盾论的矛盾主要方面的影响,客观地阐述项目经理的重要作用,从项目经理的选拔、任用、能力鉴别、主要工作以及项目运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或疏忽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由此总结“以事导理、因理成制、以制治事”的应用。“一把手”是企业的灵魂,项目经理就是项目机构的灵魂。品德来自思想的洗练、正确的思想指引正确的行为。“德才并举、以德为先”当为选拔人才的标准。5、既独立阐述项目九大目标的具体控制管理,又运用中庸思想分析了九大目标之间的制衡关系,对推进项目现场的综合管理具有现实价值。从中标准备、资源管理、范围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费用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务性的解析、提出解决意见。6、运用矛盾论的对立统一关系,论述企业用人标准。唯才是举、任人唯才已经被某些企业做为考核任用干部的首要标准,因为个体的业务能力与企业效益之间的转化最为直接。然品德来自思想的洗练、正确的思想指引正确的行为,进而论证了“德才并举、以德为先”当为选拔人才的标准。7、运用矛盾论相互转化关系,论证了知识型管理者在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行为应是贯穿理性的影响力和行政力,批判了感性意识下由内敛文质简单地转化为公权力的霸道,这对项目实现目标徒增阻力,对稳定团结是极为不利的。8、用普遍联系的唯物观点,论证了项目管理的综合性,批判了仅局限于岗位认知对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是不利的,甚至是有害的。普遍联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观点,在各个革命历史时期都指导着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微观来讲,在监理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运用普遍联系的工作方法。但不可否认,在现场工作中还存在不能自觉应用的现象。普遍联系教会我们开阔视野、通达全局。9、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阐述报告制度是我们的重要的工作方法。报告既可以是机关、领导或大会代表在会议上的口头发言,也可以是下级给上级、主管部门的汇报。无论何种形式,都必须是及时和准确详实的,如此才利于形成正确的认识,避免出现偏差和失误。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项目实务过程进行了详细梳理,从思想性、技术能力、科学管理以及存在问题与现象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剖析,并能从目标管理的角度提出行之有效的办法,实现重点与难点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