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统共存干扰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mua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WiMAX(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的出现,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在高速分组接入和IMT-Advanced之间推出了UMTS技术的长期演进项目—LTE(Long Term Evolution)。目前,可用的无线频谱资源非常有限,系统间分配的频率相邻时,由于通信系统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不完美特性,这样会带来系统间的共存干扰。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China 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Association) TC5 WG8正在进行2500-2690MHz频段及WRC-07新分频段划分方案研究,共存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LTE系统间的共存干扰,能为频段的划分方案以及将来各运营商组网提供技术支持,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本文对2.6GHz LTE FDD与FDD系统之间,FDD系统与TDD系统之间,TDD系统与TDD系统之间的干扰进行了分析。结合LTE系统的技术特点,建立了系统干扰分析模型。介绍了共存研究中的功率控制,ACLR建模,吞吐量计算等关键技术。使用Monte Carlo仿真方法,对宏小区系统与宏小区系统的共存以及宏小区系统与微微小区系统的共存进行了仿真。研究的干扰链路有基站干扰移动台、移动台干扰基站以及基站干扰基站。同时考虑不同的系统间距对共存干扰的影响。通过仿真给出了各种干扰情况下为保证被干扰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应该采用的两系统邻频共存所需最小隔离度。
其他文献
信息隐写、密码学和安全信道是秘密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本论文以信息隐写相比另外两种方法的优势入手,研究了基于载体的信息隐写技术让秘密信息在公共信道中传输的方法。论
作为新一代的多媒体应用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采用了许多不同于以往标准的先进技术,在编码效率和性能大幅提高的同时,增强了错误恢复及网络自适应等功能,在广播电视、视频
移动蜂窝网络中引入终端直通(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可以提高小区容量,蜂窝频谱利用率,降低基站负荷,减少通信时延以及终端能耗,是未来移动通信中一个很有发展潜力
E-UTRAN系统作为演进型UTRAN系统,其结构越来越复杂,用户需求业务越来越丰富,无线资源管理在系统中的重要性也逐步提升。切换作为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维持系统正常高
目前井下煤矿还普遍存在人员定位管理困难的问题,难以及时掌握井下人员动态分布情况,导致事故发生时,安全救护的效率低。因此,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
图像匹配是导航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将即时获取的实时图与预先存储在载机上的参考图进行配准,反算出载机当前的位置,计算与规划路径的偏差,来进行航迹修正。图像配准的精
近年来,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已经成为短距离、低功耗、高速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项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其中,采用传输参考(transmitted reference,TR)技术的UWB
视网膜血管的处理与分析是医学和生物识别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背景。在医学上,视网膜相关病变可以预示一些疾病。因此提前让患者做周期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