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蜂窝网络中引入终端直通(D2D,Device-to-Device)通信技术,可以提高小区容量,蜂窝频谱利用率,降低基站负荷,减少通信时延以及终端能耗,是未来移动通信中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关键技术。由于在D2D通信复用蜂窝用户资源模式下会带来同频干扰,为此,本文结合网络编码技术,对D2D通信的干扰抑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获得了如下研究成果,主要概括为:1.基于网络编码的D2D干扰消除算法。在该算法中,D2D通信复用蜂窝上行链路资源。由于同频干扰,D2D用户对将会接收到蜂窝用户(UE)发送的上行蜂窝干扰信号,并在D2D发送端将接收到的UE干扰信号与自身将要发送的D2D信号进行特定的编码操作(如异或操作),再将编码信号发送至D2D接收端。D2D接收端根据已有干扰信号的先验信号,译码出D2D信号。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传统D2D传输方案能够提高链路吞吐量,并降低误码率,达到干扰消除的效果。2.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D2D传输方案。在该方案中,D2D通信复用蜂窝下行链路资源。D2D通信以蜂窝用户UE作为中继,在中继处对检测到的蜂窝信号和D2D信号进行复数域网络编码操作,然后将编码信号发送至D2D接收端。根据复数域网络编码特点,D2D接收端采用最大似然多用户检测恢复出D2D信号,消除蜂窝用户对D2D用户的信号干扰。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较传统的D2D传输方案,在消除蜂窝信号干扰的同时,还能显著提高系统可达速率,降低符号错误概率。3.基于网络编码的D2D中继传输算法。在该算法中,D2D通信复用蜂窝上行链路资源。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D2D信号和蜂窝用户UE干扰信号进行网络编码操作(如异或操作),然后将网络编码信号发送至D2D接收端。最后,D2D接收端根据已有的UE干扰信号的先验信息从编码信号中译码得到D2D信号。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较放大转发(AF)和解码转发(DF)能够大幅度提高链路可达速率,并有效的利用干扰信号达到干扰消除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误符号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