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英语“新课标”对初中生学习和掌握一定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更倾向于应用性和交流性,但英语写作是一项很复杂的综合能力的运用过程,很难在短期内被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尤其对乌鲁木齐市A中学九年级三班的学生来说,虽然已经经过三年的英语学习,但考试中一篇60字左右的作文,依然有很多学生错误连篇、词不达意,甚至有的学生仅仅是单词的堆砌,没有正确的句子表达。而且这种不良的写作问题还给学生带来了写作畏难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改变这些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成了目前该班英语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本研究在分析A中学九年级三班的作文教学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以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信息加工理论、图式理论和语篇分析的相关理论及读写结合法的前人研究为研究框架,运用教育行动研究的方法,探究了在九年级三班英语写作中应用读写结合法来提高学生作文成绩的效果。研究对象是乌鲁木齐市A中学九年级三班和四班,其中九年级三班40人是实验班,四班37人是对照班,两个班由同一位英语老师任课,在英语水平和英语写作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针对九年级三班习作中内容和组织、词汇和语言表达及写作规范方面的问题,研究者和行动者开展了12周的读写结合法的教学干预实验,期间九年级四班仍采用其常规的写作教学法进行教学。12周的教学干预实验结束后进行后测,以探究读写结合法的教学的实效。将两个班前后测共154篇作文文本输入Word文档,从作文总成绩、内容和组织、词汇和语言表达、写作规范方面检测读写结合法在提高九年级三班学生英语写作成绩上的实效。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为期12周的读写结合法教学干预实验,显著提高了九年级三班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不但提高了学生作文的总成绩,而且学生习作在内容和组织、词汇和语言表达及写作规范方面的分项成绩均有显著提高,显著性水平达p﹤0.05。本研究对九年级英语教学的启示是:(1)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将读写结合法融于日常教学;(2)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读后写作的习惯;(3)丰富专业知识,整体评价转化为分析性评价,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