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素材,是最主要的教学媒介。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在教材中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其教材插图在数量、色彩、清晰度、科学性、图文配合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对中外教材插图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借鉴国外教材插图的设计经验,为我国教材插图的编制提供参考,为教师使用教材插图提供建议。本文选取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美国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教育集团2004年出版的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的中译本《生物·生命的动力》中册第五单元“分子与细胞”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其插图进行研究。文献研究从插图的分类、功能、评价体系方面对插图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构建插图的分栏目比较模型。比较研究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一是对教材插图的编制依据——中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进行比较;二是对教材插图进行了分类统计比较;三是根据比较模型对教材中插图丰富的导入、正文、实验、习题四个主要栏目插图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国教材插图既有共同点,也有特色,同时也发现中国教材插图存在的不足。两国教材插图的共同点有:(1)插图数量多,图文比例大;(2)插图种类丰富;(3)插图与文本关联;(4)图文组合方式有创新;(5)插图倾向知识化;(6)与“课标”、“教育标准”的要求适切。中国教材的特点有:(1)渗透人文精神;(2)重视概念图应用;(3)强调科学史、STS教育。美国教材插图的特点有:(1)色彩鲜艳,尺寸大,清晰度高;(2)三维立体图多;(3)文字说明丰富、图文整合;(4)问题驱动,突出科学探究;(5)追求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中国教材插图存在的不足有:(1)插图色彩暗淡,尺寸小,清晰度低,位置偏离正文;(2)图片文字说明过少,任务不明确或缺失;(3)验证型插图过多;(4)图文缺乏整合;(5)习题插图存在不足;(6)实验过程图少、实验安全图示缺失;(7)科学史类插图分布不平衡。本研究最后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生物学科的特点,给教材插图的编制和教师使用插图提出相应建议,同时对借鉴美国教材插图和改进中国教材插图进行了初步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