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中生物学教材插图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aohu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核心素材,是最主要的教学媒介。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在教材中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其教材插图在数量、色彩、清晰度、科学性、图文配合等方面都有很大改进。对中外教材插图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借鉴国外教材插图的设计经验,为我国教材插图的编制提供参考,为教师使用教材插图提供建议。本文选取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美国麦格劳—希尔(McGraw-Hill)教育集团2004年出版的Biology·The Dynamics of Life的中译本《生物·生命的动力》中册第五单元“分子与细胞”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其插图进行研究。文献研究从插图的分类、功能、评价体系方面对插图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构建插图的分栏目比较模型。比较研究主要进行了三方面的研究,一是对教材插图的编制依据——中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进行比较;二是对教材插图进行了分类统计比较;三是根据比较模型对教材中插图丰富的导入、正文、实验、习题四个主要栏目插图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两国教材插图既有共同点,也有特色,同时也发现中国教材插图存在的不足。两国教材插图的共同点有:(1)插图数量多,图文比例大;(2)插图种类丰富;(3)插图与文本关联;(4)图文组合方式有创新;(5)插图倾向知识化;(6)与“课标”、“教育标准”的要求适切。中国教材的特点有:(1)渗透人文精神;(2)重视概念图应用;(3)强调科学史、STS教育。美国教材插图的特点有:(1)色彩鲜艳,尺寸大,清晰度高;(2)三维立体图多;(3)文字说明丰富、图文整合;(4)问题驱动,突出科学探究;(5)追求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中国教材插图存在的不足有:(1)插图色彩暗淡,尺寸小,清晰度低,位置偏离正文;(2)图片文字说明过少,任务不明确或缺失;(3)验证型插图过多;(4)图文缺乏整合;(5)习题插图存在不足;(6)实验过程图少、实验安全图示缺失;(7)科学史类插图分布不平衡。本研究最后结合新课程的要求和生物学科的特点,给教材插图的编制和教师使用插图提出相应建议,同时对借鉴美国教材插图和改进中国教材插图进行了初步尝试。
其他文献
织物疵点检测是保障纺织品质量的关键环节。纺织布料生产中,不可避免出现织物瑕疵,这会使布匹的价值大大降低,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出的布匹进行疵点检测,
为了考察无导流筒的非强制环流混合器的颗粒混合效率,强化颗粒沿径向的混合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基于能量最小化多尺度(EMMS)的非均匀化曳力模型模拟研究了非强
为了提高药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引入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结果表明,翻转课堂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热情,提
山东海事局所在辖区位于进出渤海湾京津门户,覆盖了IMO批准的成山头分道通航水域,其地理位置与通航条件的特殊性对当今乃至今后一段时间海事监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近
<正>《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名篇。作者"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曾亮语),睹物怀人,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善于撷取生活
以低毒性硫酸汞替代剧毒性氧化汞为催化剂,以苯并三氮唑(BTA)、发烟硫酸、浓硫酸和KOH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4-羟基苯并三氮唑(4-OH—BTA),即先将BTA溶于浓硫酸中,以液液均相磺化反
<正>我是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当初选择药学专业,是源于从小对医学的兴趣以及对化学的喜爱,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毫不犹豫地将药学作为第一志愿,最后一纸录取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发电装置,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极为诱人的应用前景。但其商业化受到两种瓶颈的制约,即价格和寿命。在目前广泛采用铂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剂的情
<正>3~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儿童活动能力强,大脑以及全身各个器官发育迅速,若不及时供给所需的营养物质,就会发育迟缓,甚至因营养素缺乏而导致各种疾病,危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