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语或二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消极因素对学习者的影响更加显著。在外语或是二语的学习过程当中,时常发现有相当部分的学习者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显现出了愈来愈弱的学习动机,有的学习者乃至呈现出了学习动机完全丧失的现象。事实上一些负面消极的因素在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大量存在,值得学者关注研究。本文从影响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负面因素入手,着眼于研究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现象。文中的“动机减退”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动机激发以及降低学习者原有动机水平的现象,既包括学习者内部负面的影响因素也包含外部负面环境因素。“动机减退”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与亚洲的日本。国内学者对此现象的研究明显不足,并且研究多从宏观因子分析与模型构建角度出发。上述研究没有把动机看作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来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追踪式动态研究方式,不仅总结了影响英语学习的“动机减退”的主要因子,而且探究了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减退”动态的变化趋势,以及各主要因子在不同阶段对学习者的影响程度,还有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减退”的发展类型,旨在使“动机减退”微观化,为避免“动机减退”构建有针对性地解决措施。论文对某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一年级学习者进行了历时一年的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现象的跟踪实证研究。研究分三个阶段分别对58,49,44名学习者(三次都有参与的人数为37)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以及对部分学习者和三位任课老师进行了回溯访谈,以此确认了影响英语专业学习者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主要因子,分别为:语言环境因子,未来职业因子,教师因子,自身因子,课堂因子,教材因子,学习辅助设备因子还有目标因子等。三个阶段的首要影响因子分别为:教师因子,语言环境因子还有未来职业规划因子。研究发现:“动机减退”是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每个阶段的主要动机减退影响因子都不同;第二,每个阶段出现动机减退的学习者人数不同;第三,学习者“动机减退”现象的变化形式不同,基本呈现六种变化趋势:积极平稳型,消极平稳型,倒U-型,U-型,上升型以及下降型。学习者的动机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改变,每个阶段的动机减退的影响因子都有所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类型。为了提高并保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教师应根据不同时间段学习者表现出来的动机减退现象的特点以及整个时期学习者的动机减退变化趋势特点适时进行策略调整,帮助学习者维持相对较高的学习动机状态。